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快递进村”助力乡村振兴廖奶奶咸鸭蛋、砀山的酥梨、新疆的灰...藏在深山无人识变成行销全国的网红农产品,得益于邮政快递业产业扶贫项目。截至2019年底,全国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96.6%,上半年邮政快递业支撑国家贫困县实现网络销售额1109.9亿元,同比增长29.5%,农村寄递实现了从“寄包裹”到“产包裹”的转变。国家邮政局印发《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2020 - 2022年)》,明确到2022年底,农村快递服务深度显著增强,县、乡、村快递物流体系逐步建立,城乡之间流通渠道基本畅通,农村综合物流服务供给力度明显加大,快递服务“三农”成果更加丰硕,农民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快递服务,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快递过度包装成环境之痛我国快递业每年消耗的纸类废弃物超过900万吨、塑料废弃物约180万吨,并呈快速增长趋势。快递过度包装、材料不够环保、包装不能循环利用等问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断加剧。生态环境部、邮政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2年,全面建立严格有约束力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标准与法律政策协调配套的快递绿色包装治理体系,推动标准成为快递绿色包装的“硬约束”,支撑快递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取得显著成效。(1)分析“快递进村”的积极影响。(2)让快递包装“绿”起来,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请你对此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答案】(1)①方便农民生活,更好满足农民消费需求,提升农民消费质量和水平。②拓宽农产品外销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获得感。③推动农村快递市场健康发展,改善农村物流供给,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④促进商品流通,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就业,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2)①国家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全面建立严格有约束力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和治理体系,推动标准体系成为快递绿色包装的“硬约束”。②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依靠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降低绿色包装生产和使用成本,推动快递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③消费者践行绿色消费观,优先选择绿色包装和减量包装,自觉抵制过度包装。【解析】本题以“快递进村”助力乡村振兴为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有关问题,考查与之密切相关的知识,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1)本题要求分析“快递进村”的积极影响,属于意义类试题,解答本题,需要考生仔细认真阅读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点,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针对材料“农民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快递服务”,考生可从方便农民生活,更好满足农民消费需求,提升农民消费质量和水平的角度作答;针对材料“全国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96.6%,上半年邮政快递业支撑国家贫困县实现网络销售额1109.9亿元,同比增长29.5%”,以及快递扶贫等,考生可从拓宽农产品外销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获得感的角度作答;针对材料“农村寄递实现了从“寄包裹”到“产包裹”的转变,县、乡、村快递物流体系逐步建立,城乡之间流通渠道基本畅通,农村综合物流服务供给力度明显加大,快递服务“三农”成果更加丰硕”,考生可从推动农村快递市场健康发展,改善农村物流供给,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商品流通,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就业,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角度说明。(2)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本题,需要考生结合材料,针对材料中快递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针对材料中快递过度包装造成环境之痛,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考生可从消费者和快递企业两个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消费者应该践行绿色消费观,企业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依靠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降低绿色包装生产和使用成本,推动快递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针对材料中生态环境部、邮政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考生可从国家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全面建立严格有约束力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和治理体系,推动标准体系成为快递绿色包装的“硬约束”的角度作答。
政治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