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贞观三年,太宗派兵十万征讨东突厥,擒拿颉利可汗,东突厥十万余口尽数投降唐室,唐室将降部安置在东起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宁夏灵武)的边塞地区,设置州县并任命原东突厥贵族突利、阿史那思摩两人为都督以统理之。此外,东突厥诸酋长“皆拜将军、中郎将,步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太宗说:“诸部落悉归化,我略其旧过,嘉其从善,并授官爵,同我百僚,所有部落,爱之如子,与我百姓不异”。——摘编自王义康《唐代册封与授受四夷官爵试探》材料二 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原住民,他们在16世纪前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今天美国境内有300多个印第安保留地,是政府划拔给印第安原住民集中居住的土地,主要分布于美国的西部和中北部。从20世纪中期开始,印第安人在保留地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包括宗教自由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权利,但联邦政府和美国国会仍对保留地拥有最高的“父权”(后改称为“托管权”),拥有最高司法和行政权。——摘编自曾向红《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制度现状研究》材料三 60年前的那场民主改革彻底打碎了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西藏建立起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西藏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大力帮助西藏经济发展,仅2017年中央财政对西藏的转移支付就高达1500亿元(人均4万余元)。——摘编自《西藏日报》2019年4月12日(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民族政策的特点o(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第安保留地”制度出现的历史背景o(3)根据三段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民族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及历史意义o 答案:【答案】(1)以军事征服为基础;给少数民族首领授予官职、纳入官僚系统;给予少数民族地区较高的自治权;设置州县加强对民族地区管理;重视民族的平等与融合。(2)16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西欧人向美洲殖民扩张,将印第安人大量杀害;19世纪以来美国大量占领印第安人土地;20世纪以来美国民权运动不断发展;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繁荣,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3)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或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全国人民的支持。历史意义:继承发展了我国自古以来的多元一体民族传统;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共同富裕;有利于增强民族向心力、构建民族命运共同体;是世界民族政策的伟大制度创新,为各国解决民族问题和发展问题提供了成功借鉴。【解析】第(1)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信息“贞观三年,太宗派兵十万征讨东突厥……设置州县并任命原东突厥贵族突利、阿史那思摩两人为都督以统理之。此外,东突厥诸酋长‘皆拜将军、中郎将,步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所有部落,爱之如子,与我百姓不异’”,概括得出:军事征服、授予官职、较高的自治权、设置州县管理、民族平等等。第(2)问,“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二信息“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原住民,他们在16世纪前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从20世纪中期开始,印第安人在保留地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包括宗教自由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权利”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西进运动、美国民权运动不断发展、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等角度分析。第(3)问,“原因”,根据材料三信息“60年前的那场民主改革彻底打碎了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大力帮助西藏经济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以及全国人民的支持等角度分析。“历史意义”,依据所学知识从继承发展民族传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增强民族向心力、构建民族命运共同体、为各国解决民族问题和发展问题提供成功借鉴等角度分析。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