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送董元达谢逸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顔。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①破屋应数间。注:玉川:唐卢仝,号玉川子,家中贫穷。【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五、六句意即董元达归来之后,曾被先皇在延和殿召见,他在廷对的时候,议论慷慨,连天子也为之开颜。B. 九、十句写董元达南行之后,将越过浪涛滚滚、蛟龙怒吼的长江,乘舟而去,不知何时能归,深寓惜别之意。C. 诗歌最后两句表明将来一定会在大梁城中相见,到时董元达应该只有几间破屋,暗示董元达日后生活的穷迫。D. 全诗表达了送别友人的磊落旷达之情,不作临别涕泣之语,也包含了对董元达遭遇的深切同情和惋惜之意。【2】这首诗中的董元达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答案】【1】C【2】诗中塑造了一个曾经征战边陲得到皇帝赏识,但却因受诽谤未能被重用,脱身高隐牢守节操的将领形象。“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人金城关”两句写董元达跃马在西北边关,征战边陲,“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写先皇帝在延和殿召见董元达,他在廷对时议论慷慨,得到皇帝赏识;“谤书盈箧不复辩”,可惜诽谤他的人太多,难以置辩,有功难封,未能得到重用;“脱身来看江南山”,表明董元达慨然脱身高隐,看山江南,坚守气节。也可以概括形象+分析)【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本题中C项“到时董元达应该只有几间破屋,暗示董元达日后生活的穷迫。”理解错误。诗歌最后两句表明将来一定会在大梁城中相见,到时候自己还是那几间破屋,而友人还是那么一个高傲自负之士,暗示彼此都不能改变自己的风格和操守。故选C。【2】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从整体上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再结合诗句来分析形象特点。本题中,诗中塑造了一个曾经征战边陲得到皇帝赏识,但却因受诽谤未能被重用,脱身高隐牢守节操的将领形象。“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人金城关”两句写董元达跃马在西北边关,征战边陲,“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写先皇帝在延和殿召见董元达,他在廷对时议论慷慨,得到皇帝赏识;“谤书盈箧不复辩”,可惜诽谤他的人太多,难以置辩,有功难封,未能得到重用;“脱身来看江南山”,表明董元达慨然脱身高隐,看山江南,坚守气节。也可以概括形象+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注释1.董元达:不详。从诗中看,是位立功边疆的将领。《漫叟诗话》说他“老死布衣”。2.酸:寒酸、迂腐。3.金城关:金城,地名,在今甘肃兰州西北,是宋与西夏交界处重要关口。4.塞垣:关塞。这里指西北边防地带。5.风气:气候。6.须眉:胡子和眉毛。7.先皇:指宋神宗。8.延和殿:宋代宫殿名。《宋史·地理志》:“崇政殿后有景福殿,其西,有殿北向,曰延和,便坐殿也。”宋神宗时,龙图阁直学士李柬之致仕,神宗特召见他于延和殿。9.议论:对人或事物所发表的评论性意见或言论。10.天开颜:意思是让天子龙颜大开。11.谤书盈箧:《战国策·秦策》:“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谤书,诽谤他人的奏章。12.大梁:即汴京,今开封。13.玉川破屋应数间:唐卢仝,号玉川子。家中贫穷。“破屋数间”,语本韩愈《寄卢仝》:“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参考译文:读尽了诗书,你毫无腐儒的酸气;投笔从戎,跃马在西北边关。边塞的气候恶劣,寒风凛冽,你回来时,满面皱纹,须眉已斑。先皇帝在延和殿召见,你慷慨激昂,纵横议论,得到了皇上的激赏。可惜诽谤你的人太多,难以置辩,有功难封,你流落到江南,来赏玩这里的青山。长江滚滚东去,下有蛟龙发怒,掀起波浪;你这次乘着扁舟离去,何时才能回还?日后我们在大梁城中定能再见,那时你必然还是牢守节操,家中只有破屋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