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下列选项中关于典故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东汉名臣陈蕃到豫章做太守(147),立志做一番大事,一到当地就急着找名流徐孺子请教天下大事,随从劝谏应该先到衙门去,结果被他臭骂。当时徐稚已年过50岁,当陈蕃派人将他从槠山请来时,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张可活动的床,徐稚来时放下,走后挂起。因此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B.《汉书·冯唐传》亦载。冯唐身历文、景、武帝三朝,一直只做到郎官,至武帝时,有人举荐了他,可是他己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后世遂用“冯唐易老、冯唐已老、老冯唐、叹冯唐”等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为。C.庄周向监河侯借粮食,监河侯答应等封邑地方的赋税征收到手后借给他一大笔钱。庄周听了生气说,车辙中的鲋鱼需要的是斗升之水,如果拖延时间去取西江之水,就等于将鲋鱼置于枯鱼之肆。后来形成了成语“涸辙之鲋”,用以比喻处在困境之中急待救助的人。D.杨得意是汉武帝时一位掌管天子猎犬的官员,一次武帝读到《子虚赋》,连连称赞,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杨得意告诉武帝这篇赋是自己写的,于是武帝就召见杨得意。杨得意把自己的《大人赋》上奏武帝,“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这一句是说如果杨得意没有遇到赏识自己的人就只能抚凌云之赋而自我惋惜了。
答案:【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D项,“杨得意告诉武帝这篇赋是自己写的,于是武帝就召见杨得意。杨得意把自己的《大人赋》上奏武帝,‘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这一句是说如果杨得意没有遇到赏识自己的人就只能抚凌云之赋而自我惋惜了’”这篇赋是司马相如写的,于是武帝就召见相如。相如把自己的《大人赋》上奏武帝,“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这一句是说如果没有遇到杨得意那样推荐自己的人,司马相如就只能抚凌云之赋而自我惋惜了。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