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按要求选择。(1)某校为弘扬儒家、道家思想,特将两栋楼命名为“崇德”、“循道”。若欲彰显命名宗旨,则适用于悬挂在两栋楼墙面上的字幅依序是(________)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B.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C.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志于道,据于德依干仁,游于艺D.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依下文看法,金庸所建构的通俗小说情节模式,其最核心的因素是(________)金庸建构了说故事、写人物的通俗小说情节模式,传奇故事随着人物的成长和人物性格逐步展开,带来的不仅仅是通俗小说事件传奇和情节曲折的性格根据,还是通俗小说故事精炼和结构完整的内在要求,因为由性格展开而引发的形象塑造成为小说情节结构起承转合的内在驱动力,性格丰富了,再多的事件叠加,情节都显得精炼;形象完整了,再漫漶的结构都显得完整。A.事件传奇、情节曲折B.故事精炼、结构完整C.性格丰富、形象完整D.人事伴生、逐步展开 答案:【答案】(1)A (2)D 【解析】(1)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和语言表达的得体能力。本题为“某校为弘扬儒家、道家思想,特将两栋楼命名为‘崇德’、‘循道’。若欲彰显命名宗旨,则适用于悬挂在两栋楼墙面上的字幅依序是”,对联张贴的地点是学校,内容一定要符合场合和人物身份。本题B项“不为穷困而改节”意思是处境艰难也不能改变自己的操守,适合官场中人,不适合学生;“殉”也不符合教育的目的;C项“复归于婴儿”和“复归于朴”是道家主张,与“崇德””的儒家不符,张贴位置不对;D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顺其自然,和学校的教育方法,规章制度等不相符。故本题选A。(2)本题压缩、概括语段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阅读语段,抓住重点,整合概括。通过阅读语段可知,“人物”和“情节”是本文段反复强调的关键词语,金庸所建构的通俗小说情节模式离不开人物形象的塑造,由人物构建传奇事件和曲折情节,情节发展更能展现人物形象,环环相扣,步步相乘,从而达到一波三折的效果。据此金庸所建构的通俗小说情节模式,其最核心的因素可概括为“人事伴生、逐步展开”。故本题选D项。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