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卢浮宫的历史始于13世纪初,起初是一座存放王室档案和珍宝的城堡014世纪,被查理五世改为王宫并进行扩建。然而,在路易十四看来,即便扩建,卢浮宫仍不足以体现王权的尊严与荣光。于是,他斤巨资新建凡尔赛宫,卢浮宫不再是法国政治中心,但依旧是王室收藏艺术珍品的地方。1791年,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既是王室居所,也是汇集科学、艺术的纪念物以及公共教育的场所。次年,国民议会进一步宣布,卢浮宫将属于大众,成为公共博物馆。1793年,卢浮宫正式向公众开放。19世纪初,卢浮宫的扩建规模空前,在拿破仑的东征西伐中,被征服国家的大量艺术珍品变为卢浮宫的藏品。滑铁卢战役失败后,约有5000件艺术品物归原主,但仍然有很多掠夺而来的艺术珍品留在了卢浮宫。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派特别重视利用各种平台与途径开展公民教育。为此,他们通过收藏并展示《自由引导人民》之类的作品,将卢浮宫打造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据吕一民《卢浮宫:“法国的象征与骄傲”》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大量珍贵文物以各种方式流出宫外。后来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在组织点查清宫物品时,发现清室复辟的企图。为杜绝这一妄想,委员会认为必须迅速成立故宫博物院。1925年,故宫博物院宣告建立,皇宫成了故宫,终于向平民百姓开放。此后,国民政府组织人员整理、刊布清宫档案,共出版各类档案书刊达50余种,300多册,1200万字,同时也产生了我国近代第一批从事历史档案工作的专业队伍。抗战爆发后,故宫博物院数十万件文物,历时十余年,行程数万里,南移西迁,文物基本无损,创造了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前夕,故宫部分文物被转运台湾。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成立,至此,中国有了两个同根同源的故宫博物院。1995年,两岸故宫博物院首次合作,出版《国宝荟萃》,故宫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据郑欣森《故宫博物院80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19世纪卢浮宫博物馆的主要变化,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博物院成立的意义,并简述抗战迄今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沿革及其体现的时代价值。(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故宫博物院与卢浮宫博物馆在人类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所做出的共同贡献。
答案:【答案】(1)主要变化:从凸显王权的政治中心到成为公共文化教育的场所;馆藏规模扩大(藏品日益丰富)。原因: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的推动;殖民扩张与掠夺;民族主义观念的促进;公民教育与大众文化的发展。(2)成立意义:消除帝制残余,弘扬民主共和精神;培育自由平等的公民意识;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沿革:抗战期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移西迁;1949年前后,故宫博物院一分为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两岸故宫博物院实现了合作交流。时代价值:抗战期间,故宫博物院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通过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捍卫了民族尊严;改革开放以来,两岸故宫博物院的合作促进了双方文化交流,推动了民族文化认同,反映了中国必将统一也必然统一的历史大势;总体而言,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沿革,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折射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3)实现了文物的收集与整理,积极开发文物价值(文物建设);向公众开放,普及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文物保护);向全球开放,推进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交流与发展(文物交流)。【解析】(1)变化:从材料“卢浮宫仍不足以体现王权的尊严与荣光。于是,他斤巨资新建凡尔赛宫,卢浮宫不再是法国政治中心”可以看出卢浮宫一开始是凸显王权的政治中心,但在路易十四时期被凡尔赛宫取代,之后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以及随后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 逐渐将“卢浮宫打造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成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教育场所;根据材料可知1792年卢浮宫成为公共博物馆,之后在拿破仑时期被征服地区的大量艺术珍品被卢浮宫收藏,卢浮宫的藏品日益丰富。原因:根据材料可知,卢浮宫的博物馆的变化与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关系密切。卢浮宫的藏品日渐丰富离不开法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结合所学,工业革命促进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为卢浮宫博物馆提供物质基础;近现代民族观念和公民教育与大众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卢浮宫博物馆的发展。(2)成立意义:根据材料“来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在组织点查清宫物品时,发现清室复辟的企图。为杜绝这一妄想,委员会认为必须迅速成立故宫博物院”可知成立故宫博物院有利于消除封建帝制残余,弘扬民主共和精神;皇宫向平民开放具有象征意义,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公民意识;故宫博物院清点文物、整理典籍、保护文物有利于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沿革:根据材料梳理可知抗战期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移西迁;1949年前后,故宫博物院一分为二,分居大陆和台湾;改革开放新时期,两岸故宫博物院实现了合作交流。时代价值:根据不同时期故宫博物院的努力展现不同时代的价值。抗战期间,民族危机严重,故宫博物院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通过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捍卫了民族尊严;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逐渐缓和,两岸故宫博物院的合作促进了双方文化交流,推动了民族文化认同,反映了中国必将统一也必然统一的历史大势;总体而言,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沿革,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折射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伟大历程;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3)共同贡献:可以从文物建设、文物保护、文物交流角度解答。法国卢浮宫和中国的故宫博物院都实现了文物的收集与整理,积极开发文物价值(文物建设);两者由原本的皇室居所逐渐向公众开放,普及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文物保护);两者虽然是各自民族物质精神财富,但向全球开放,推进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交流与发展(文物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