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甲酸铝广泛用于化工、石油等生产上,120〜150℃左右分解。在0℃时,溶解度为16g,100℃时,溶解度为18.4g。首先用废铝渣制取AI(OH)3固体,流程如下:(1)调节pH用_________试剂为好。某同学在减压过滤时,布氏漏斗内没有得到产品,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氢氧化铝和甲醛依次加入到质量分数为50%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依次为1∶3∶2),装置如图1.最终可得到含甲酸铝90%以上的优质产品。反应式为:2Al(OH)3+6HCHO+3H2O2=2Al(HCOO)3+6H2O+3H2↑。(2)反应过程可看作两步进行,第一步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第二步为甲酸与Al(OH)3 反应生成甲酸铝。(3)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30—70℃之间,温度不宜过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4)实验时需强力搅拌45 min,最后将溶液____________,抽滤,洗涤,干燥得产品。可用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法来测定产品纯度,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滴定管液面位置见上图2, 则消耗的酸性KmnO4标准溶液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mL。
答案:【答案】 氨水 生成的Al(OH)3 呈胶状沉淀 2HCHO+H2O2=2HCOOH+H2↑ 防止H2O2分解及HCHO挥发 蒸发结晶 16.00【解析】试题分析:(1)氢氧化铝易溶于强碱,难溶于弱碱,为减少氢氧化铝的损失,选用弱碱;氢氧化铝胶体能透过滤纸;(2)根据题意,第一步反应为甲醛被氧化为甲酸;(3)温度过高H2O2分解速率加快、HCHO挥发速度加快;(4)甲酸铝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获得晶体的方法是蒸发溶剂;滴定开始液面读数是2.50,滴定结束液面读数是18.50。解析:(1)氢氧化铝易溶于强碱,难溶于弱碱,为减少氢氧化铝的损失,调节pH用氨水为好;氢氧化铝胶体能透过滤纸,生成的Al(OH)3 呈胶状沉淀布氏漏斗内没有得到产品;(2)根据题意,第一步反应为甲醛被过氧化氢氧化为甲酸,方程式为2HCHO+H2O2=2HCOOH+H2↑;(3)温度过高H2O2分解速率加快、HCHO挥发速度加快;(4)甲酸铝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获得晶体的方法是蒸发结晶;滴定开始液面读数是2.50,滴定结束液面读数是18.50,消耗的酸性KmnO4标准溶液体积为16.00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