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量入以为出”的财政思想,《周礼》里提出要把各地统计数据资料按月、旬、年定期汇总到中央,作为国家管理的依据。秦汉时有地方定期向中央报告财政收支情况的上计制度,建立了全国制度统一、权责明晰的财政制度。唐代时,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预算制度,从编制、审议、下发、执行到最后的绩效审计都有明确的规定。……汉初财政支出中,社会福利支出有十多项,包括了收养孤儿、赈恤鳏寡、放赈救灾等方面;唐代国家财政就在教育、农业生产、杜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开支。 材料二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高于王权,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征收赋税的原则,保护人民的私有产权等各项权利,国家财政彻底取代王室财政。又经过70年的努力,英国形成了政府行政部门必须每年向国会提交年度预算,获得批准后再执行预算的现代预算制度。在财政压力下,当时国家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借贷和发行债券筹集资金,这要求政府必须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并实行财政账目的公开透明。国家还进行各种直接投资,给予殖民地的开辟、科技创新极大资助,推动经济发展。国家逐步建立了现代税收、预算和国债制度,用于对外殖民开拓,掠夺资源,对内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走向公共财政。 ﹣﹣以上均摘编自史卫《中国古代财政与国家治理的“类现代化”陷阱》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财政体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背景。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近代财政体制与中国古代财政体制的不同,并分析其建立的历史意义。 答案: 特点:较早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财政体系;注重对财政收支的数字量化管理;有预算制度强调收支平衡,有完整的制度保障;注重通过财政开支治理国家。形成背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个体小农经济的确立发展;儒家思想的影响。 不同:英国财政体制由议会控制,国家财政取代王室财政;财政体制公开透明,走向公共财政;财政体制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历史意义:限制了国王的财政权力,有利于英国近代君主立宪体制确立;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殖民扩张提供了财政支持;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促进了英国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