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19年2月4日是我国的农历年三十(除夕),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据订票网站的统计信息,今年“反向春运”现象凸显,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成为最火目的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立春”节气(  )A. 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 B. 太阳直射赤道且将向北移动C. 是北京地区春季的真正开始 D. 过后全国降水将会持续增多【2】“反向春运”①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具体表现②人口流动主要人群是老人和儿童③“削峰填谷”降低了客运的压力④解决了大城市节日用工荒的现象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答案】【1】A【2】B【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图文的能力,以及人口的流动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节气的划分。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人口流动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人口流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1】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明清官方历书中被归入正月节气;到达时间点在公历每年2月3-5日(农历正月初一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将向北移动;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不是北京地区春季的真正开始;影响降水的因素很多,立春过后,由于锋面雨带由南向北推移,全国降水时间不统一。故BCD错误。故选:A【2】反向春运,就是和以往年轻人回家过年相反,而是由老人提前到子女工作地过年。故“反向春运”人口流动主要人群是老人和儿童、“削峰填谷”降低了客运的压力。故B②③正确。城市化是人口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的现象,“反向春运”与我国城市化无关,“反向春运”人口流动主要人群是老人和儿童,对解决了大城市节日用工荒作用不大,故①④错误。故选:B在二十四节气里,“节”指的是一年中的一个节段,是一段时间的表示;而“气”则指的是气候,是天气变化的概述。是古人根据每个阶段内特有的气候或物候现象、农事活动定出的名称。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指一年当中某个阶段的天气变化。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即二十四节气。
地理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