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近代化进程,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的近代化进程】 材料一:在1787年的制宪会议上,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 (内战)使美国原来宪政机制中分裂的主权得到统一,使领土、劳动力体制得到统一,它为美国大工业化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据《大国崛起》解说词 【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材料二: 图1:江南制造总局机器房            图2: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成立      图3:《新青年》杂志封面 材料三:从19世纪初对西方的轻蔑排斥到20世纪20年代对西方的崇拜,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首先是影响器物的技术,而后是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最后则是触及精神生活核心的观念。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 据图概括1870年到1913年美国经济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 (2) 结合材料二、三,分析中国近代化经历的进程。 (3)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化进程是后发的、被动的、由表及里的递进,是对适应时代巨变的 生存之路的探索。”请用相关史实佐证这一观点。(温馨提醒: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答案: 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原因:①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②美国较早建立了专利制度,鼓励发明创造,使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率先实现电气化。 由技术革命—制度转变—思想解放的过程。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面对世界工业文明大潮的冲击,被动开始了近代化进程的艰辛探索。此后,洋务运动虽然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但没能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命运;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却以失败告终;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但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在中国响起思想启蒙的声音。综上所述,这些探索由表及里的递进,体现了对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的探索。
社会法治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