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课外阅读
归途中的沉思
1881年,詹天佑从美国留学回来。归途中,他满怀希望,准备为祖国效劳。在轮船的甲板上,他提着一只小皮箱,陷入了沉思。
耶鲁大学的毕业晚会开始了,校园里到处是音乐、鲜花、美酒。可是詹天佑并没有去参加舞会,他来到老师的办公室,聆听老师的临别叮咛。老师说:“我衷心地祝贺你出色地完成了学业!”接着她拿起一只小皮箱,又说,“这箱子里装着修铁路的资料,是我多年来搜集的,现在就送给你吧。希望你能利用它,为自己的祖国作出贡献。”詹天佑紧握着老师的手,激动得连声道谢。
想到这里,詹天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轻轻地抚摩着这只珍贵的小皮箱,深深地怀念老师的崇高友谊。( ),天佑怒目远望,屈辱的心事涌上心头。
这是美国诺哈夫中学的一堂地理课,黑板上垂挂着屏幕,詹天佑正在听课。
屏幕上出现了铁路、火车、满載的货物、肥沃的土地。老师开始讲解:“这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最新式的火车。目前,美国和欧洲已把它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屏幕上出现了另一幅景象:贫瘠的土地、枯瘦的农民,老牛破车在缓缓地前进。老师说:“这样的车子、这样的速度,国家落后,人民贫穷……”
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詹天佑痛心而惭愧地低下了头。
下课以后,他( )坐在那里默默不语。一个美国学生走过来,对詹天估说:“那老牛破车是哪个国家的?”詹天佑不予理睬。那个学生说:“高材生,怎么连这个也回答不出来?”詹天佑( )站起来说:“是我们国家,但,那是暂时的!”“哈哈……”在一阵哄笑中,另一个学生说:“听说英国在中国修了一条铁路,可你们的皇帝却硬说那是怪物,把它拆了,扔到河里去了。”“哈哈……”又是一阵哄笑。詹天估怒视着这一群傲慢的洋学生,强忍屈辱,( )离开了教室。
“呜——”汽笛声打断了詹天估的沉思。轮船靠岸了,他望着岸上同胞的亲切笑脸,兴奋地踏上祖国的土地。
(1)
用”然”字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
(2)
请把文中詹天佑回忆的两段往事概括出来。
(3)
找出与“呜——”汽笛声打断了詹天佑的沉思”一句相照应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
文中多处描写了詹天估的神态,表现了他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5)
如果当时你也在欢迎詹天佑回国的现场,见到詹天佑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答案: 忽然;依然;突然;愤然
①老师送给他修铁路的资料。②因旧中国落后的交通,受到外国学生们讥笑。
在轮船的甲板上,他提着一只小皮箱,陷入了沉思。前后呼应,使结构更加紧密、严谨。
①詹天佑怒目远望,屈辱的心事涌上心头。②詹天佑怒视着这一群傲慢的洋学生,强忍屈辱离开了教室。
詹天佑叔叔,欢迎您回国,我要以您为榜样,好好学习,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