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韦睿传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自汉丞相贤以后,世为三辅著姓。事继母以孝闻。睿内兄王燈、姨弟杜恽,并乡里有盛名。伯父祖征谓睿日:“汝自谓何如瞪、恽?”睿谦不敢对。祖征曰:“汝文章或少减,学识当过之;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外兄杜幼文为梁州刺史,要睿俱行。梁土富饶,往者多以贿败。睿时虽幼,独用廉闻。宋永光初,袁凯为雍州刺吏,见而异之,引为主簿。大军发郢,谋留守将,高祖难其人。久之,顾睿曰:“弃骐骥而不乘,焉遑遑而更索。”即日以为冠军将军,行郢府事。初,郢城之拒守也,男女口垂十万,闭垒经年,疾疫死者十七八,皆积尸于床下,而生者寝处其上,每屋辄盈满。睿料简隐恤,成为管理,于是死者得埋葬,生者反居业,百姓赖之。初肥水堰立使军主王怀静筑城于岸守之魏攻陷怀静城千余人皆没魏人乘胜至睿堤下其势甚盛军监潘灵祐劝睿退还巢湖诸将又请走保三叉睿怒日:“宁有此邪!将军死绥,有前无却。”因令取伞扇麾幢,树之堤下,示无动志。睿素贏,每战未尝骑马,以板舆自载,督厉众军。魏兵来凿堤,睿亲与争之,魏军少却,因筑垒于堤以自固。睿起斗舰,高与合肥城等,四面临之。魏人计穷,相与悲哭。睿攻具既成,堰水又满,魏救兵无所用。魏守将杜元伦登城督战,中弩死,城遂溃。睿每昼接客旅,夜算军书,三更起,张灯达曙。抚循其众,常恐不及,故投募之士争归之。所至顿舍修立,馆宇藩篱墙壁,皆应准绳。七年,迁左卫将军,会司州刺史马仙捭北伐还军。为魏人所蹑,三关扰动,诏睿督众军援焉。睿至安陆,增筑城二丈余,更开大堑,起高楼,众颇讥其示弱。睿日:“不然,为将当有怯时,不可专勇。”是时元英复追仙碑,将复邵阳之耻,闻睿至,乃退。居朝廷,恂恂未尝忤视,高祖甚礼敬之。性慈爱,托孤兄子过于已子。历官所得禄赐,皆散之亲故,家无余财。普通元年八月,卒于家,时年七十九。 (节选自《梁书韦睿列传》,有删节)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初/肥水堰立使/军主王怀静筑城于岸守之/魏攻陷怀静城/千余人皆没魏人乘胜至睿堤下/其势甚盛/军监潘灵祐劝睿退还巢湖/诸将又请走保三叉/ B . 初/肥水堰立使/军主王怀静筑城于岸守之/魏攻陷怀静城/千余人皆没/魏人乘胜至睿堤下/其势甚盛/军监潘灵祐劝睿退还/巢湖诸将又请走保三叉/ C . 初/肥水堰立/使军主王怀静筑城于岸守之/魏攻陷怀静城/千余人皆没魏人/乘胜至睿堤下/其势甚盛/军监潘灵祐劝睿退还/巢湖诸将又请走保三叉/ D . 初/肥水堰立/使军主王怀静筑城于岸守之/魏攻陷怀静城千余人皆没/魏人乘胜至睿堤下/其势甚盛/军监潘灵祐劝睿退还巢湖/诸将又请走保三叉/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外兄,中国古代称母亲兄弟姊妹的儿子为外兄弟,而称父亲姊妹的儿子为内兄弟。 B . 主簿,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之前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 C . 弩,也被称作为“窝弓”,古代的一种冷兵器,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机等组成。 D . 三更,古代时间名词,又名子时,就是半夜,具体指在当天的23:00~第二天1:00。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韦睿孝顺继母,为人低调谦逊。他侍奉继母,因为孝顺而闻名;伯父韦祖征要他把自己与王橙、杜恽相比较,他则谦逊不敢回答。 B . 韦睿治政有方深受百姓爱戴。当初,郢州瘟疫横行,他代管郢州公务,料理抚慰,死者得以安葬,生者重操旧业,百姓很信赖他。 C . 韦睿胆识过人,指挥充满睿智。魏兵前来凿堤,他亲自与敌人争夺;他先建造高大战船,接着让堤堰灌满水,合肥城不攻自破。 D . 韦睿为人谨慎,向来淡泊钱财。身处朝廷时,他谨慎小心从不与人抵触,高祖很敬重他;他为官所得的俸禄赏賜,全都送给亲友。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汝文章或少减,学识当过之;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 ②睿至安陆,增筑城二丈余,更开大塹,起高楼,众颇讥其示弱 答案: D A C ①你的文章或许略为逊色,但学识应当超过他们;在参与国家大事、成就功业方面,他们都比不上你啊!②韦睿到达安陆,将城墙加高了二丈多,又挖掘深沟,筑起高楼,许多人讥讽他这是向敌人示弱。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