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根据要求作文。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翻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臧克家这首著名的诗形象而又深刻地道明了老黄牛精神的内涵。平凡的岗位、普通的身份,默默耕耘,任劳任怨、奋斗至生命最后阶段,这就是“老黄牛”侧影。但也有人认为“老黄牛精神”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合时宜,如老实吃亏、默默无闻、效率低、活得太累,甚至成了“庸碌”的代名词。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答案:【参考例文】 “老黄牛”精神还需提倡 不管是炎热如烤的酷暑,还是滴水成冰的严冬,人们总会看到老黄牛拖着沉重的犁耙,在田地里迈着有力、坚实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不畏艰难,呕心沥血。如雨的汗水浸润了肥沃的泥土,一片又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出现了,金灿灿的果实带来丰收的喜悦。 但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谁老实谁吃亏,“老黄牛”当不得,“老黄牛”就是傻子;还有一些人认为,“老黄牛拉慢车”,效率太低,活得太累;有的人甚至认为,“老黄牛”是水平不高、能力不强、思想僵化的代名词,从而冷落、轻视具有“老黄牛”精神的人。由此,有人得出结论:“老黄牛”精神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合时宜,不宜提倡了。我觉得这种说法有失偏颇。 人们常说的“老黄牛”精神,是对为人诚实、工作勤恳、吃苦耐劳等品质的概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创新,同样也是“老黄牛”精神的体现。这种求实、献身的精神,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体现了新时代的特征。有人认为,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任劳任怨,更应该注重文化知识和才能。这是对的,但我们应该看到,“老黄牛”精神也体现在高素质的“千里马”身上,他们那种认真钻研、埋头攻关、努力创新的工作态度,体现出来的不正是“老黄牛”精神吗?倘若缺了这种精神,工作怕苦怕累,好高骛远,那这种人还能干什么事呢?所以,“老黄牛”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形势下都是需要的。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仍然是体现自身价值的正确方式。“老黄牛”到底能不能做、“做老黄牛是不是吃亏”之类的问题实在是不值得一答。俗话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要相信公道自在人心,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一个人如果能一贯地做“老黄牛”,肯定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以前对“老黄牛”的印象就是那些干出大力、滚大汗苦力活的人,而随着时代的改变,“老黄牛”有了新解释,那就是指那些勤奋刻苦、爱岗敬业、勤奋好学的人,他们对事业忠诚执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在社会诚信意识日渐提高的情况下,社会更需要提倡“老黄牛”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一般人想不到的,我们能够想到;一般人做不到的,我们能够做到;一般人不愿去做的,我们能够去做。有了这种精神,就克服了那种认为“不吃香”就是吃亏的想法。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等价交换,那种认为工作的目的就是捞取荣誉、赚取好处的人,是无法受到他人的尊重的。 在新时代提倡“老黄牛精神”,就是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创新一点点、每天多做一点点,发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老黄牛”精神,努力工作,成为真正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有用之才。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