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主旋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初,盐铁为私人经营,国家仅设官收税而已,特别是文帝时,对盐铁经营采取放任政策,于是富商大贾、豪强地主往往占有山海,或采矿冶铁,或煮海制盐。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他(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他(还)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就是利用道家的天道观,为封建政权服务……董仲舒把儒法两家糅合为一体,既主张“以教化为大务”,又主张“正法度之宜”……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一系列的伟大成就使汉武帝踌躇满志,忘乎所以,接连不断地发动了十几次战争,有些是必要的,有些是不必要的。大规模的战争,先后动员了二百万兵力,造成人民无法忍受的苦难。……战争使国库空虚,民力衰竭。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汉初政府对盐铁业采取的政策。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历史作用。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请你对汉武帝发动的战争作出评价。
(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答案: 采取了放任私人经营的政策。
特点:董仲舒思想揉和了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作用:有利于当时思想上实行“大一统”,保证皇帝的权威和朝廷政令的推行,巩固中央集权。
示例: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为了避免匈奴的侵扰,对匈奴采取攻势,取得了大片的领土,既开拓了汉朝的疆土又维护了汉朝的统一,这是必要的。但是,连续的大规模的战争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国库空虚,民力衰竭,这是不必要的,这也成为西汉自武帝之后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在分析汉武帝发动的战争时,要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运用全面的眼光,辨证地去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