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建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资治通鉴》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材料四:在中央设立宣政院,执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五: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1727年,清朝开始设立 ,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常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1) 材料一的“皇帝”指的事谁?他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2) 材料二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哪一方面?汉化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材料三体现了唐朝政府对于民族关系怎样的态度或政策?试举唐与吐蕃交往的一例史实予以说明。 (4) 材料四的内容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宣政院”的设置是该王朝创立的哪一制度的延伸? (5) 根据材料五和所学内容,完成材料中的部分。并说明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答案: 秦始皇;抵御匈奴的进攻。 说汉语;促进了民族融合。 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吐蕃。 元朝;行省制。 驻藏大臣;稳定了西藏证据,密切了西藏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