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近代以来,世界不断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里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三
(1)
在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得出这一观点的史实依据。
(2)
“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主要是由于清王朝实行哪一外交政策造成的?这种状态被打破,始于英国发动的哪场战争?
(3)
材料三中的两位历史人物对经济全球化各持什么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读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答案: 观点:“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史实依据:新航路开辟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答出“新航路开辟”也可)
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或闭关政策);战争:鸦片战争。
菲尔德•韦斯特罗对全球化持批评态度(或“批判态度”不能答成“反对”、“拒绝”),克林顿支持态度(或“认同”等)。造成差异的原因:两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不同。(答出“两国综合国力不同”、“古巴是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发达国家”也可)
认识: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同时注意趋利避害,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