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0题。(15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鲁昭公弃国走齐,齐公问焉,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①?奚②道至于此乎?”昭公对曰:“吾少之时人多爱我者吾体不能亲;人多谏我者,吾志不能用;好则内无拂③而外无辅,辅拂无一人,谄谀我者甚众。譬之犹秋蓬也,孤其根而美枝叶,秋风一至,根且拔矣。”景公辩④其言,以语晏子,曰:“使是人反其国,岂不为古之贤君乎?”晏子对曰:“不然。夫愚者多悔,不肖者自贤,溺者不问坠,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坠,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⑤铸兵,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晏子春秋》) 【注释】①蚤:通“早”。②奚:为什么。③拂:同“弼”,辅助。④辩:分辩。⑤遽:就,才。 7.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吾 少 之 时 人 多 爱 我 者 吾 体 不 能 亲 8.请写出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齐人也,坐盗( ) ②圣人非所与熙也( ) ③景公辩其言,以语晏子( ) ④虽速亦无及已( )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①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2分) ②使是人反其国,岂不为古之贤君乎?(3分) 10.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析晏子的语言技巧及其效果。(4分)
答案:7.吾少之时/人多爱我者/吾体不能亲(2分) 8.⑴偷窃;⑵同“嬉”,开玩笑;⑶告诉;⑷ 赶上(4分) 9.(1)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2分) (2)如果让此人返回国家,他难道不会成为像古代圣贤君主那样的国君吗?(3分) 10.甲、乙两文晏子都用类比推理(2分)。甲文巧妙地借用“南橘北枳”的说法,寓刚于柔,不卑不亢,既保全了楚王的面子,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乙文中晏子用“溺者不问坠,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坠,迷而后问路”与“临难而遽铸兵,噎而遽掘井”类比,它们相似之处是“虽速亦无及已”,形象巧妙地回答了齐景公的问话。(2分) 译文: 鲁昭公抛弃鲁国奔走到齐国,齐景公问他,说:“君主年纪这么轻,而抛国离家这么早,你的人生道路就是这样的吗?”鲁昭公回答说:“我年少之时,人们都很爱我,我却不能亲近人们;人们多有劝谏我,我却一意孤行不采用,我喜好内无帮助外无辅佐,辅佐帮助我的没有一个人,谄媚阿谀我的人却有很多。就像秋天的蓬蒿一样,根是孤零零的但枝叶却很美,秋风一来到,根就动摇了。”景公分析他说的话,告诉晏子,说:“如果让此人返回国家,他难道不会成为像古代圣贤君主那样的国君吗?”晏子回答说:“不是这样的。那愚昧的人多爱后悔,不肖之徒多爱自逞贤能,溺水之人不会询问水的深浅,迷途之人不会问路。等到溺水后才问水的深浅,迷路后再来问路,就像面临大难才立刻去铸造兵器,食物梗塞在咽喉才立刻去掘井,虽然很快却也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