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的欧洲,以王室特许状的方式对一些新技艺、新行业进行保护,此即专利的最早表现形式。13世纪英国经济落后欧洲大陆,议会掌握征税权,王室无法随意增加税赋额度和种类。英国王室为了尽快赶上富裕的欧洲大陆国家,允许外来新教移民在向国王交纳一定金钱的前提下,获得某一行业或产品单独经营的权利。
航海贸易促进英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发现技术进步所创造的财富在社会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人们开始注重保护自己的先进技术,促进了现代专利意识的产生。17世纪以来,自然权利说将专利解释为发明人的法律权利而不是王室恩惠的特权,为了给专利确认为法定权利提供理论基础。1623年英国下院通过了《专利法规》规定发明专利的主体、客体、取得专利的条件、专利的有效期限以及宣告专利无效的条件。这是近代专利制度的开端。
——摘编自邹琳《英国的专利制度发展史》
材料二:鸦片战争,西方坚船利炮所向披靡,先进中国人意识到技术发明的重要性,第一次引进了“专利”概念。1882年上海织布局获得“十年设厂垄断专利权”,揭开了专利实践的序幕。1898年,光绪帝下诏“各省士民、著有新书及创建新法制成新器,果系堪资要用者,允宜奖赏,以为之劝,或量其才能授以实职,或锡之章服表以殊荣。所制之器,颁给执照,酌定年限,准其专利售卖”。清末新政,清政府制定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提出“兴专利以振百工”、“与洋商争利”、“挽回利权”……但对如何定义专利、专利期限、专利审核程序等没有任何细则规定。专利制度在近代中国经历了一个与传统体制艰难融合的变迁历程。
——摘编自刘秀平《近代中国专利制度的历史考察》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专利制度产生的背景。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中国在移植西方专利制度过程中存在的利与弊。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近代专利制度的认识。
答案: 英国有限君主制(国王权力有限但又有一定影响力);英国经济落后于欧洲大陆;新航路开辟;商品经济发展、手工工场兴盛;英国人原有的专利意识;宗教改革(新教传入);启蒙运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
利:推动中国近代化;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启迪民智;有利于抵御外侮。弊:对专利制度认识粗浅;将专利权变为专制(设广垄断权);专利思想趋于功利化。
专利制度是一定历史阶段产物(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发展);专利制度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是社会经济的发展重要动力;制定合理机制保护专利制度;防止专利制度被利益集团利用;专利制度与中国国情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