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讲究“耻”,“耻”即“行有耻”,做人做事有所不为。孔子提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把这种精神概括为“为己、有耻”,孟子讲“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请问:如何才能做到“行己有耻”? 答案: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③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道德与法治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