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修车老汉     桥下的修车老汉死了。听说死于车祸。     一个生命的离去,再平常不过。只是又一次骑车过桥,轮胎破了,在桥下找不到修车的才记起曾经有这么一个人。     那天,正奋力骑行在桥上的我,忽然感觉脚上使不上劲了——轮胎破了。推着车子过桥,桥下不远处就是老汉的修车档。     “赶紧帮忙补一下!”我催促老汉。“嗯!”老汉接过车,一双粗糙油污的手麻利地动起来。很快,老汉从前后轮胎各取出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钉子。“路上长钉了!”看到是两个一模一样的钉子扎破了我的车胎,我拿话横老汉——我看过这方面的报道,一些不法分子一边在马路上撒钉子,一边在前面守株待兔修车补胎。 我怀疑老汉,边说边观察老汉的反应。     “嗯!”老汉似乎听出了我的话外音,抬了下头,低头继续干活。 “好了,两块!”老汉停下手中的活。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但愿钉子不是你撒的,我付了还算公道的两块钱,急急赶路。这是我第一次跟老汉打交道。     没多久,我再次“帮衬”老汉的修车垱。当我再次面对老汉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时,我气不打一处来,冷冷地看着他。我断定他就是撒钉子的人——他的铁盒里有好多一模一样的钉子。     老汉在马路上撒钉子终于还是被我抓了现行。那天一早,我上桥时远远见到一个黑影和我相向而行。”黑影在桥上走走停停,时而弯腰,时而直行,怎么看都不像正常赶路的。靠近了,我认出黑影是修车老汉。     干吗()修车老汉正好弯下腰()我大吼一声()兴许太专注撒钉子了,老汉没注意到我已逼近,被吓住了:他直直站着没动,左手拿着两个估计来不及撒下去的钉子,右手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在晨曦中分外耀眼,我却没了怜悯,心里只有厌恶和憎恨!“怎么能这样?!”粗话我骂不出口,但声音绝对够大。     老汉被我撞见撒钉子后,或许是良心发现了,不再撒钉子,生意也就似乎“冷清”起来,常常见他微驼着背站着朝桥上张望。但愿老汉改过自新了!     可老汉却死了。老汉离去后半年,却引起了轰动——本城晚报报道了老汉的事:修车老汉数年如一日,用磁铁吸走不法分子撒在桥面用来扎车轮胎的钉子,不幸遭遇车祸……报道还说,老汉的儿子在桥上开车时,车子被钉子扎破轮胎出车祸身亡,自那之后,老汉就在桥上吸钉子,桥下修车。     怀揣着那份报纸,我骑车出门,在桥下老汉昔日的修车垱前,我仿佛又看到了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的老汉。 (1) 给文章第10自然段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守株待兔: 改过自新: (3)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对老汉的情感逐渐发生变化,由老汉第一次给“我”补车胎时的,到老汉第二次给“我”补车胎时的,再到看到老汉在马路上“撒钉子”时的,最后的怀念、内疚。 (4) “老汉似乎听出了我的话外音”,这里的“话外音”指什么? (5) “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鸵的腰背”这是对老汉的外貌描写,相似的描写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作者这样写好在哪里? 答案: “干吗?”修车老汉正好弯下腰,我大吼一声。 【1】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2】意思是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1】怀疑、心悸【2】冷淡,冷漠【3】厌恶,憎恨【4】对老汉歉意、内疚 修车老汉明白了“我”的话外音——误解(冤枉)修车老汉在马路上撒钉子。 “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是对老汉的特写,表现了老汉生活艰辛。为叙写自己对老汉的不友好态度做铺垫。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