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伯仁字安道,伯雄之弟也。天性孝友,读书一过成诵。登皇统九年进士第,事亲不求调。天德二年,除应奉翰林文字。初名伯英,避太子光英讳,改今名。 海陵尝夜召赋诗,传趣甚亟,未二鼓奏十咏,海陵喜,解衣赐之。海陵射鸟,伯仁献《获乌诗》以讽。丁父忧,起复,赐金带袭衣,及赐白金以奉母,改左拾遗。进士吕忠翰廷试已在第一,未唱名,海陵以忠翰程文示伯仁,问其优劣,伯仁对曰:“当在优等。”海陵曰:“此今试状元也。”伯仁自以知忠翰姓名在第一,遂宿谏省,俟唱名乃出 , 海陵嘉其慎密。 孟宗献发解第一,伯仁读其程文,称之:“此人当成大名。”是岁,宗献府试、省试、廷试皆第一,号“孟四元”,时论以为知文。故事,状元官从七品,阶承务郎,世宗以宗献独异等,与从六品,阶授奉直大夫。 改著作郎。居母丧,服除 , 调镇西节度副使。入为起居注兼左拾遗,上书论时务六事。改大名少尹。郡中豪民横恣甚,莫可制,伯仁穷竟渠党,四境帖然。谳馆陶大辟 , 得其冤状,馆陶人为立祠。除滨州刺史。郡俗有遣奴出亡,捕之以规赏者,伯仁至,责其主而杖杀其奴。如是者数辈,其弊遂止。 伯仁久在翰林,文词典丽,上曰:“自韩昉、张钧后,则有翟永固,近日则张景仁、郑子聃,今则伯仁而已,其次未见能文者。吕忠翰草《降海陵庶人诏》,点窜再四终不能尽朕意,状元虽以词赋甲天下,至于辞命未必皆能。凡进士可令补外,考其能文者召用之。”不数月,兼左谏议大夫,俄兼太常卿。 大臣举可修起居注者数人,上以伯仁领之。从幸上京伯仁多病至临潢地寒因感疾还中都明年上还幸中都遣使劳问赐以丹剂是岁,卒。 (节选自《金史·杨伯仁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幸上京/伯仁多病/至临潢地寒/因感疾还中都/明年/上还幸中都/遣使/劳问/赐以丹剂/ B . 从幸上京/伯仁多病/至临潢/地寒因感疾/还中都/明年/上还幸中都/遣使劳问/赐以丹剂/ C . 从幸上京/伯仁多病至临潢/地寒/因感疾/还中都/明年上/还幸中都/遣使/劳问赐以丹剂/ D . 从幸上京/伯仁多病/至临潢/地寒/因感疾/还中都/明年上还幸中都/遣使劳问/赐以丹剂/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翰林,官名。指翰林学士,也指唐宋翰林院官员等。另指文翰聚集的场所。 B . 服除,与除服同义。是指守孝期满,除去丧服。文中的服除是守孝的意思。 C . 大辟,是古代五刑之一,初谓五刑中的死刑,俗称砍头,隋后泛指一切死刑。 D . 起居注,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汉以后,几乎历代帝王都有起居注。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杨伯仁孝顺父母,记忆力强。他考中进士,朝廷本应授予他官职,但他为了侍奉母亲,并不要求安排职务。他读书能过目成诵。 B . 杨伯仁颇有诗才,得到赏赐。海陵王曾召他来赋诗,他诗兴大发,很短时间就作了十首;海陵王很高兴地把外衣脱下来赏赐给他。 C . 杨伯仁英明断案,赢得民心。他审察馆陶县大辟的案子,查出了其中的冤情,使真相大白;馆陶人因此给他修建了豪华的祠堂。 D . 杨伯仁文辞典丽,大受称赞。他的文笔既典雅又华美,世宗称赞他说,会作文章的人,当前就只有杨伯仁了,其余的没有见到了。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伯仁自以知忠翰姓名在第一,遂宿谏省,唱名乃出。 ②郡中豪民横恣甚,莫可制,伯仁穷竟渠党,四境帖然。 答案: B B C ①杨伯仁因为自己事先知道吕忠翰排名第一,于是夜间就住在谏省机关,等到宣布了他的名字才从谏省出来。) ②郡里的土豪劣绅横行霸道,没人管制得了,杨伯仁把他们的党羽清除干净后,全郡境内便安定下来。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