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立宪之梦) 材料二: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共和之路) 材料三: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 (1) 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什么主张? (2) 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 (3) 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并概括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特点。 (4) 图中杂志的创办标志着什么运动的兴起?五四运动后,该运动主要宣传的思想是什么? (5) 纵观中国近代化历程,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答案: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或引进西方军事技术或学习外国利器)。 原因:君主专制(专制政体);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行宪法、开国会)。 目的: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或创立民国、建国民政府);特点:把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结合起来(民族和民权相结合)(认为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 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近代化探索之路艰难曲折,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走改良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等(言之有理即可)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