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与吐蕃的交往 材料二: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1683年6月中旬,……清军三路出击,经一场激战,大败郑军(台湾郑氏政权军队)。郑军见大势已去,只得向清军投降。8月,清军进驻台湾。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吐蕃是我国哪个民族的祖先?唐朝当时实行了什么民族政策?图二所示的金瓶掣签制度反映了清政府对哪一地区的管辖?除此之外,清政府还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写出一点即可)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我国民族融合的环境是什么?元朝还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材料三的“誓书”历史上称为什么?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清军进入台湾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理?有何意义? (4) 综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答案: 民族:藏族。政策: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地区:西藏。措施:顺治册封达赖、康熙帝册封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等一个即可。 环境: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民族:回族。事件:澶渊之盟。 措施: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意义: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认识:中国古代汉族与边疆民族有冲突,但和平相处是主流,民族交融是主流。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