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风骚”是先秦时期两部诗集——《诗经》《楚辞》的简称,经过后人的阐释,它们代表了中国文学的两大传统。“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要求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关注国计民生,关注民情风俗,肩负起政治伦理的重大使命。“骚”指的是《楚辞》中的《离骚》,后人更多地关注它浪漫无羁的艺术想象和瑰丽丰富的辞采,关注它无与伦比的艺术美。如果用“文质”这一对概念来概括“风骚”的风格,那么“风”代表了“质”,而“骚”则代表了“文”。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的文学其实是沿着楚骚的路子走下来的。到了唐代,以初唐四杰和陈子昂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对六朝以来偏爱声律、辞采、对偶、用典等艺术形式美的诗风深为不满。实际上,唐人并没有完全抛弃楚骚传统,而是将“风”“骚”两大传统融汇在一起。 ——据陈桐生《大视野下的文学研究——读<风骚诗脉与唐诗精神>》等 运用所学中国古代文学相关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肯定、质疑和修改均可),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观点:唐代的诗歌在批判中实现了中国文学的两大传统的融汇。 说明:诗歌创作在唐代进入黄金时代。初唐四杰和陈子昂等诗人在批判诗歌创作形式化倾向的基础上,重新让诗歌创作回归现实,拓宽了诗歌的题材。李白、杜甫等人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水平,李白的诗充满了浪漫无羁的艺术想象和瑰丽丰富的辞采,将艺术美演绎到极致;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歌则更多地关注国计民生、民情风俗,揭露人民的疾苦,对当政者有劝谏意味。他们的诗歌既体现了对唐代盛世局面的礼赞和对民生疾苦的悲悯,也极具韵律上的形式美,体现了“风”“骚”两大传统的融汇。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