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小题。
遥寄一篮雪花
刘彦林
“家乡下雪了吗?”刚过小雪节气,远在长沙上学的女儿就开始询问。我知道,位于岳麓山下校园里的女儿,又想念北方的家了。女儿的这种询问,从三年前她到达南方一隅的那个冬天开始的。
雪是大自然的精灵,更是上苍给大西北的馈赠。每临冬季万木萧瑟、花草枯萎时节,总会有一场场的雪从浩渺和遥远的天空飘洒而下,轻盈而曼妙,纯洁而素雅,把冷峭和灰暗的北国变成粉妆玉砌的世界。作为北方人,怎能没有对雪情有独钟的爱怜和痴迷呢?
每一朵雪花绽放,每一次瑞雪莅临;都是北方人的节日。这时女孩子往往喜欢抓一把干净的雪,让目光读取最纯粹的心语,让味蕾领略冰凉的滋味,让脸颊触碰清爽的洁白,从不同的角度领略雪花的美。男孩子的方式要粗犷得多,要么从团雪球和打雪仗的豪情中消除烦愁;要么从堆雪人和踩车辙的行为中彰显创意;要么从滑雪橇和滑冰的刺激中拾撷被课堂抑制了的天真。啊,雪的美已经根植于每个北方人的血液和灵魂中了6女儿在成长历程中,自然也感受了北国之雪的美,她怎能不惦记家乡的雪呢?
在秋雁南归的嘶鸣声声入耳的日子里,北方大地上的草木把光鲜亮丽的衣装珍藏起来,穿上以枯黄为底红叶点染的长衫。而“露从今夜白”,是北国进入冬天的序曲。入冬后,从北方吹来的风开始孕育雪的赛事。而地处水乡的江南,草木还是那样葳蕤丰茂,花儿依然毫不顾忌地绽放和溢香。即使是北方的河流封冻、山色萧然和寒风凛冽,南方依然保持着不变的娇美与秀色。女儿不止一次地诉说过,本想着在校园会有雪花飞舞的情景出现,但最终只能让雪花怒放在怀念里。第一个冬天过去,她没有在南方的校园里等到所期盼的雪一场久盼不至的雪,让她的思念更加浓郁第二个冬天还是在她的等待中,一个满心以为可以園满的夙愿熔铸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雪啊,你什么时候会在长沙的校园里出现呢?
随着等待雪花开放的心愿一次次落空,她只好一次次地对家乡的雪寄托更多的思念。我能做的,就是在每-次家乡下雪时,从不同的角度拍摄许多雪景照片发给女儿,女儿会从那些照片中想象出雪花纷纷扬扬的情景,也会从她的记忆中辨认出照片中是哪个地方的雪景。去年,妻子知晓女儿对雪的那种深情,时不时地会把下雪的视频发给女儿。女儿看到后,回复的总是惊叹和美慕的表情。家乡下雪了:她的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进入冬季后,女儿又开始询问:“爸爸,家乡的第一场雪下了吗?”过了不久,又会旧话重提。我的家没能如她所愿。在没有下雪的日子里,唯有等待。5
尽管网络的快速发展,让距离上的万水千山变成了近在咫尺的风景。看看网络,不就可以弥补看不到的失落吗?可是,网络上的雪再美,毕竟不是女儿等待的雪一一没有家乡的元素,没有亲情的味道,没有心愿的蕴藏,那根本不是女儿所需要的雪。对一场雪的渴望几乎穿越了漫长的冬天。小寒前一天,天有骤冷。先是有兰州下雪的消息,后是看到邻县下雪的照片,连北边的小镇都有雪花飞舞,但小城还是一切照旧,让人怀疑雪在半路走丢了。一整天,我的心情很灰暗;没有雪,怎么给女儿惊喜呢?
第二天起床,却看到窗外被雪覆盖的景象——终于下雪了 !“还不快去给女儿拍一些雪景的照片和视频。”妻子提醒我。我赶忙走 出屋子。我要把家乡下雪的消息快一点儿告诉女儿;让她在欣赏一幅幅家乡雪景的过程中抚平对家乡的思念。金徽大道边的竹林和树丛,吴山的古城墙和吴瑜墓前的苍松翠柏,州主山栖凤阁的飞檐翘角和梅因的奇石,泰湖公园的湖心亭等处,都是女儿熟悉的地方,这里的雪景自然不可或缺。我把这种方式当作对女儿的爱,而女儿看到-幅幅家乡雪景照片时的一声“哇”,就是对我最好的嘉奖!
我一直在想,要是给女儿寄一篮雪花,那才让人兴奋不已呢!物流发达的今天,还没有人开展快递雪花的业务。那么,就让我幻化成白鸽,用翠竹编制的竹篮盛载一篮北国之雪,赶在黎明前送达遥远的长沙,让女儿尽情地享受与雪花亲密接触的欢乐!我更喜欢听女儿看到一篮来自家乡的雪花出现在眼前的那声惊呼,因为那一篮雪花有亲情的味道,更有家乡泥土的清芬!
(1)
请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从女儿的角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第三段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女孩子和男孩子在雪中的场景?请结合文章内容简大才要分析。
(3)
文中以《遥寄一篮雪花》为标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 ①在读大学前的成长历程中,女儿从不同的角度领略北国之雪的美。 ②在刚开始读大学的那两年,女儿因南方下雪的心愿次次落空而更思念家乡的雪。③去年,女儿因看到母亲发给她家乡下雪的视频而惊喜、羡慕。④今年人冬后,女儿多次询问“我”家乡是否下雪并为“我”拍去的家乡雪景的照片而惊呼。
①解释了开头女儿惦记家乡的雪的原因。②为下文写女儿对雪的怀念、等待以及“我”为女儿拍雪景做铺垫。③突出孩子们对雪情有独钟的爱怜和痴迷。④强调雪的美已经根植于每个北方人的血液和灵魂中。
①“雪花”是文章的线索,用“雪花”串联故事,使文章浑然一体。②“雪花”是亲情的象征,也是家的象征。③“遥寄”一词凸显父母和女儿之间的距离之远,暗示文章的主旨:父亲对女儿的思念和关爱。④标题富有诗意,既制造悬念,又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