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现代文阅读
两角钱
肖复兴
①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②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③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④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未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
⑤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呀,我有些气,和她差点儿没吵起来。
⑥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地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得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是在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⑦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子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⑧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⑨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吗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他的头,问了问:“还没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⑩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到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熟视无睹:
②羞涩:
(2)
围绕“两角钱”,按事情发展顺序梳理故事主要情节。
情节一:“我”到邮局寄信,差了两角钱。
情节二:
情节三:
情节四:
(3)
文中画线的句子对人物进行了哪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4)
请圈出文中四次写到的男孩子的“笑",并联系起来推测一下他的心理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5)
“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同时也“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请你联系上下文,分别写出作者认为“对”和“不对”的理由。
(6)
生活中,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你是怎样做的?请举例说一说。
答案: 【1】指对经常看见又容易办到的事情,还跟没看见一样。【2】文中指小男孩不好意思,态度不自然。
【1】小男孩借给“我”两角钱,“我”寄完信件。【2】“我”破开一百元,想把两角钱还给小男孩。【3】最后,“我”打消了归还两角钱的念头。
文中画线的句子对人物进行了外貌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出小男孩并不宽裕却很善良的特点,以及他愿意帮助他人却又犹豫不决的矛盾心理。
四次“笑”:似笑未笑,微微一笑,笑了笑,绽放出笑容;心理变化:从四次“笑”中可以看出小男孩最初对帮助“我”是犹豫不决的,当“我”接受了他的帮助并道谢时,他又有些不好意思,“我”准备还钱时,他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而开心。最后“我”再次道谢时,让小男孩感到帮助别人并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①认为“对”:因为小男孩在帮助“我”之后,非常开心,“我”不愿意打破这份美好的感觉。②认为“不对”:因为“我”借了他人的钱,虽不多,但还是应该还。
我在生活中,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一定是主动伸出援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