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现代文阅读 ____________ ①位于伏牛山深处的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园里,红旗迎风飘扬,教室里书声琅琅,校长张玉滚正在给六年级的孩子们上课。“无论多忙,我都坚持给孩子们上课,每周至少6节课。”虽然已经是享誉全国的道德模范,但聚光灯下的张玉滚朴实无华,一说到学生就两眼放光。 ②黑虎庙位于大山深处。想走出大山,要沿着牧羊人顺山脊走出的小道,翻越海拔1600多米的尖顶山,攀爬险峻难行的八里坡。走出大山,改变命运,过上好日子,是山里人世世代代的梦想。但要刨除穷根,必须从教育开始。 ③2001年8月,眼瞅着开学在即,黑虎庙小学还有两个班没有老师授课。老校长找到刚从南阳第二师范学校毕业准备去南方打工的张玉滚。跟着老校长,张玉滚推开当年自己用过的教室门,看见的依然是旧桌子,旧水泥台子,里面坐着十来个孩子。看着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想起小时候的自己,他鼻子陡然一酸:“老师,啥也不说了,俺不走了!”21岁的小伙子一言九鼎,就这样成了一名每月拿30元补助的民办教师。 ④在黑虎庙小学,有一个传家宝: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担,两米左右,黝黑发亮。这根扁担不寻常,老校长挑了数十年,老校长挑不动了,张玉滚接着挑。在不通车的日子里,靠着一根扁担,沿着老校长走过的路,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和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⑤尖顶山上的麻栎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再苦再难,也要把学校办下去!”为了改变山里娃的命运,为了这句庄严的承诺,张玉滚一干就是20年。学校条件艰苦,师资力量不足,张玉滚把自己打造成了“全能”教师:做校长,同时担任着五年级数学、英语、品德与社会、科学课的教学工作。数学课上,他和孩子们一起制作钟表表盘、正方体、长方体等教具;科学课上,他带领孩子们去野外自己动手做实验;没有体育设施,他就带着孩子们爬尖顶山,认识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 ⑥爱是最长久的坚守。张玉滚爱学校、爱教育、爱孩子,这种爱未必回肠荡气,却充满感人的细节。课桌椅坏了,他来修;校舍破了,他来补:学生们需要的各种物品,他去挑;孩子交不上费,他给垫上……虽然收入微薄,但20年来他资助的学生却超过300名,没让一个孩子失学。他先后救过600多名孩子,培养出31名大学生,这些孩子都走出了大山,改变了命运。 ⑦“扁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这是2018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张玉滚的颁奖词。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在中国,有许多像张玉滚这样的山村教师,扎根在贫瘠闭塞的小山村,高高擎起教育的火种,照亮了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 (摘自网络,原文有删改) (1) 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 (2)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 第②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是描写,写出了黑虎庙的。这样写是为了。 (4) 第④段与第⑦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的关系是。这被当作学校“传家宝”的扁担,有什么深刻含义? (5) 本文的结尾有什么独特之处? (6) 读了文章,你认为张玉滚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他的哪些言行看出来的?至少分析两处。 (7) 下面的句子,哪些可以用来赞美张玉滚老师?(    ) A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B .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C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 一根扁担挑起山里娃的“上学梦” 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坚守在教育岗位20年,吃苦耐劳,默默奉献,培养出多名大学生,改变了山村孩子的命运。 【1】环境【2】环境【3】衬托张玉滚校长20年坚持办学坚定信念和热爱教育、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品质 【1】前后照应【2】①扁担代表着既代表着责任,也代表着传承。②张玉滚既为学生挑学习和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希望。③使文章结构严谨,突出了他热爱教育、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品质。 以颁奖词结尾,由张玉滚引申至中国平凡伟大的山村教师,歌颂了他们热爱教育、默默奉献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的敬仰之情,令人回味无穷。 热爱教育、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等。热爱教育:“无论多忙,我都坚持给孩子们上课,每周至少6节课。”吃苦耐劳:在不通车的日子里,靠着一根扁担,沿着老校长走过的路,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和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D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