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某市公交车坠江事故发生后,某地高架桥坍塌事故发生后……真相还没有揭晓,在网上却看到了无数“真相”。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成为了新闻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坚守道德的底线。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答案:【参考例文】 做理智的“围观者”        某市公交车坠江事故发生后,某地高架桥坍塌事故发生后……真相还没有揭晓,在网上却看到了无数“真相”。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是在哪个角落,总不乏围观者热情的身影。当看热闹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盲目传播成了社会的一股风气,我们不得不呼吁:做理智的“围观者”。         这是一群盲目的从众者,总是不由自主地跟随着“大多数者”的脚步。虽然这些人根本不知道你到底在干什么,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模仿你的脚步。围观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模仿追随的行为,国人的内心似乎总有一种不随大流就会被遗弃的不安感,盲目地往人多的地方钻,抱着要死一起死法不责众的心态跟着一大群人凑热闹,于是就有了围观。即使有些人根本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也不妨碍他们聚在人群里评头论足,这种现象与其说是围观事情倒不如说是为自己找安全感。        这是一群冷漠的好奇者,像看戏一般好奇地围观别人的不幸却没有丝毫的同情。鲁迅曾言:“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而这种中国人的劣根性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消逝反而愈演愈烈,围观跳楼的起哄者已经将无数轻生者重重“推”下,砸在地上迸发出的鲜血换来的不是叹息悲伤而是刺激满足的掌声。我们正在用冷漠的围观进行着罪恶的谋杀,甚至有人把自己的“捕风捉影”当成事实进行大肆渲染。         这是一群喜欢看热闹的幸灾乐祸者,总是以别人的不幸来满足自己扭曲的心灵。他们大多是底层苦苦挣扎的求生者,面对命运的不幸与生活的重担,他们选择了围观别人的痛苦作为安慰自己的良药,通过观望别人的不幸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补偿和满足,获得一种诡异的平衡感。鲁迅《祝福》里的那些在祥林嫂悲痛的一遍遍诉说中“叹息一番,满足地去了”的老女人正是他们最为真实的写照。        面对喜欢传播是非的围观者,我们大声呼吁,做行走的正能量,做理智的“围观者”。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