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东西方文化各放异彩,并互相交流,交相辉映。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如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画面上,众神或坐或立,谈笑宴饮,穿着打扮与常人无异。画中盛放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如画中右侧附图所示),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 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 材料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智慧、理念、气度、神韵,涵养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中华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群神宴》中神的形象有什么特点?画家为什么会这样塑造? (2) 中国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当时的欧洲,符合真实的历史吗?请说明理由。 (3) 根据材料二,归纳陈独秀钱玄同他们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中西文化的态度。 (4)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华文化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应该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答案: 人神同形同性(神的形象、举止与人无异)。画家受文艺复兴影响,倡导人文主义提倡张扬人的个性,关注人的现世生活。 符合。理由:丝绸之路和新航路的开辟连通了亚洲和欧洲;意大利地处地中海沿岸,是亚洲商品转运欧洲的集散地明朝制瓷业发达,青花瓷畅销海内外。 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否定、摒弃中国传统文化。 学习中华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创新中华文化,对西方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槽粕等等。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