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如何改变艺术课被挤占?教育部:力争2022年全面美育中考材料一:未来网北京10月16 日电(记者李盈盈)“美术课不就是画画吗?我们学校差不多一周一次美术或者音乐课,有的音乐课都上自习或开班会了。”一位偏远乡镇的初中学生向记者讲述了她们的艺术课。她非常美慕北京的中小学生每周都可以上艺术课,还有课后“三点半”的“城宫计划”活动。面对艺术课常常被挤占的问题,开齐开足美育课成为乡村孩子的美好愿望。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中小学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义务教育阶段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开设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课程。而且,要推进评价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并积极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据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介绍,目前全国已经有4个省开展美育中考计分,同时还有6个省、12个地市已经开始了中考美育的计分,分值在10分到40分之间。力争2022年全面实行美育中考。材料二:《意见》指出,美育要科学定位课程目标,不同学段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其中,学前教育阶段应培养幼儿善良的心灵和懂得珍惜美好事物的品质。义务教育阶段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高中阶段则是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开阔人文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职业教育强化艺术实践,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增强文化创新意识。高等教育阶段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培养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意见》要求不断完善课程和教材体系。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艺术游戏活动。义务教育阶段丰富艺术课程内容,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开设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课程。高中阶段开设多样化艺术课程,增加艺术课程的可选择性。职业教育将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强化实践,开设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拓展性艺术课程。(节选自腾讯网,有删减)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
A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意见》,要求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开齐开足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影视等课程。
B . 目前全国部分省市已经开始了中考美育的计分,分值在10分到40分之间,明确在2022年全面实行美育中考。
C . 美育课程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高中阶段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艺术课程。
D . 高等教育阶段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同时将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强化实践,开设拓展性艺术课程。
(2)
标题犹如文章的眼睛,你觉得本文标题“如何改变艺术课被挤占?教育部:力争2022年全面美育中考”拟得怎么样?请简述理由。
(3)
“美术课不就是画画吗?我们学校差不多一周一次美术或者音乐课,有的音乐课都上自习或开班会了。”针对这一现象,请以七年级(1)班嘉嘉的身份,请求校长解决艺术课被挤占的问题。要求:150字左右,别忘了礼貌语言和自我介绍哟。
答案: C
示例一:我觉得本文标题不错。首先,概括了文本的主要内容;其次,用了设问句式(问句),引发读者的关注和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示例二:我觉得这个标题不好。首先,标题太长,不够简练,不符合拟题要求;其次,句子不通顺,如标题的前半部分句子不完整。
尊敬的校长,您好。我是七年级(1)班的嘉嘉。关于艺术课被挤占的问题,我有很多心里话想对您说:艺术课能帮我们激发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能培养我们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同学们也很喜欢艺术课,在课上我们能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可是快乐的时间太少了,我们一周才有一次艺术课。教育部如今很重视美育,希望您也能更重视艺术课,给我们多安排几节艺术课。谢谢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