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汉时期,它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唐宋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这种思想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将斗争矛头指向孔子及其学说。 材料三 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不仅仅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还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提倡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
(1)
材料一中的两个人分别是谁?代表的主流思想各是什么?这两种主流思想兴起的社会背景有何相似之处?
(2)
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这两种思想在后世分别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3)
根据材料三,写出启蒙运动源于哪个国家并写出其核心思想和性质,并列举一位代表人物。
(4)
综上所述,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 孔子和但丁;儒家思想;人文主义思想;社会经济发展。
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唐宋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丰富和更新;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受到批判;启蒙思想家对人文主义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
法国;理性主义;启蒙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伏尔泰。
开放性题目,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