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B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是同周期中阳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产物M是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E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之比为3﹕5。请回答: (1)D的元素符号为            。 (2)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 (3)用电子式表示元素B与元素F形成的化合物:                   。 (4)B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C的单质同时放入水中,产生两种无色气体,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               。 (5)工业上将干燥的F单质通入熔融的E单质中可制得化合物E2F2,该物质可与水反应生成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0.2mol该物质参加反应时转移0.3mol电子,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某混合物的稀溶液中,只可能含有B、C、F构成的简单离子或A、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所电离出来的阴离子。现分别取一定体积的该溶液进行实验。两次每次取200.00mL进行实验。 实验1:取2mL溶液,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实验2:取200mL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12.54g,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剩余4.66g。请回答: ①根据以上实验,不能判断是否存在的离子有              。 ② B的简单离子是否存在      ;若存在,浓度至少为    mol/L(若不存在,则不必回答第二问)。 答案:【答案】(1)Si (1分)(2)第3周期,VIIA(2分)(3)(1分) (4)2Na2O2 + 2H2O=4NaOH + O2↑(2分)  2Al+ 2NaOH + 2H2O=2NaAlO2 +3H2↑(2分) (5)2S2Cl2 + 2H2O == 3S + SO2↑+ 4HCl  (2分) (6) ①Cl-  HCO3-   (各1分,共2分)② 存在,0.6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则A是第二周期元素,因此A是碳元素。B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B是钠元素。C是同周期中阳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原子序数大于钠,则C是铝元素。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产物M是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所以D是硅元素。E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之比为3﹕5,则E是硫元素,所以F是氯元素。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的元素符号为Si。 (2)F的原子序数是17,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VIIA族。 (3)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4)B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C的单质同时放入水中,产生两种无色气体,这说明钠与氧气的产物是过氧化钠,过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与铝反应生成偏氯酸钠和氢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H2O=4NaOH + O2↑、2Al+ 2NaOH + 2H2O=2NaAlO2 +3H2↑。 (5)工业上将干燥的F单质通入熔融的E单质中可制得化合物E2F2,该物质可与水反应生成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该气体是SO2。0.2mol该物质参加反应时转移0.3mol电子,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在S2Cl2中S元素的化合价+1价,所以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S,氧化产物是SO2,还原产物是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2Cl2 + 2H2O=3S + SO2↑+ 4HCl。 (6)实验1:取2mL溶液,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含有氯离子或硫酸根离子或碳酸根离子;实验2:取200mL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12.54g,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剩余4.66g,这说明4.66g沉淀是;硫酸钡,物质的量是0.02mol,碳酸钡的质量是12.54g—4.66g=7.88g,物质的量是0.04mol,一定含有硫酸根和碳酸根,则一定没有铝离子。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可知一定含有钠离子。 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不能判断是否存在的离子有Cl-、HCO3-。 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钠离子一定存在。由于硫酸根和碳酸根的浓度分别是0.1mol/L、0.2mol/L,而氯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不能确定,所以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钠离子浓度至少为0.1mol/L×2+0.2mol/L×2=0.6mol/L。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的有关应用
化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