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16·湖南省娄底卷】 (一)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B.惟长/堤一痕 C.是/非木柿 D.夫/大国难测也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大之狱(案件) B卒逢暴雨(通“猝”突然) C公将鼓之(代词、那件事 ) D可以一战(介词,凭借) 12.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的有关情况,其中略写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 B.“忠之属也,可以现一战”这话告诉我们:在曹刿看来,忠诚尽责的人,才可以获得民心,获得民心,是取得战胜齐军的政治保证。 C.从写法上说,选文第一段主要记述了庄公和曹刿的对话,叙述议论都有,曹刿的“战则请从”起了结束上段,开启下文的作用。 D.选文第三段中,通过庄公问曹刿“不可”“可矣”的道理和曹刿的“盈竭之论”“大小之论”“真假之论”,揭示了曹刿的战略思想和军事见解。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文语句的大意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文: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 14.请你说说选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的远谋表理在哪些地方。
答案:10答案:B 11答案:C 12答案:A 13(1)答案: “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 13(2)答案:“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14答案:“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 (1)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的三答,表明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 (2)战斗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充分暴露了鲁庄公未察敌情,贸然进军、不懂军事。 (3)战后,“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再次暴露“鄙”。 曹刿的“远谋”表现在: (1)战前三问。说明他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有远见。 (2)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解析:根据文章内容,通过分析战前、战中、战后的肉食者和曹刿的不同表现来做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