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晋商为何能成功 孙建中 ①晋商是明清时期活跃在中国大地的一支强劲的商业团队。其活跃时间之长、辐射范围之广、经营项目之多、从业人数之众,世所罕见。他们能从卖豆芽、卖豆腐这样的小本生意成为雄霸全国的商业巨擘,关键在于他们能坚持信誉至上的理念。梁启超曾感慨地说:“晋商守信用。” ②我国传统社会有长达上千年的抑商、鄙商传统,不乏“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圣贤高论,也有“无商不奸”的俗语。民间流传的传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无不充斥着对商人重利轻义、逐利舍情行为的刻画和批判。明、清晋商以立人为先,强调诚信为本、利以义先,诠释了义与利不相斥反兼容相通的道理,建立了商人群体良好的人格形象。 ③晋商为长途贩运商,后来又发展为票号商人,经营范围十分广泛。既然要利以义先,就首先要做到取利有道,要“公道待人”“童叟无欺”,要“勤俭为先”;其次,利要服从义,要为义舍利。光绪初年,山西连续遭灾,以致饥民饿死。祁县商人乔致庸率先开仓放粮,县里其他富商群起效仿。结果祁县逃亡人数为各县最少。 ④晋商在为人之道上也表现了诚实忠厚的一面。他们认为和为贵,凡事不做过分,不做法外生意,讲求以诚待人,和气生财。 ⑤晋商认为诚信不欺是经商长久取胜的基本因素,所以把诚信看得高于一切。经商“虽亦以营利为目的,凡事则以道德信义为根据……故力能通有无……近悦远来”。他们深知只有讲信誉,重然诺,不欺不诈,人们才乐于跟他们交易。商业盈利靠商品的质量和服务态度来取得,永保信誉才能成功。一旦信誉上丧失,必然招致失败。因而诚信不欺是山西商人经营活动中严格遵循的信条。祁县富商乔致庸把经商之道排列为一是守信,二是讲义,三才是取利。在山西商界讲信誉的商人和商号比比皆是。 ⑥晋商信用也体现在会馆的建立,可以说会馆是以地缘为纽带、体现晋商信用的一个行会组织,也是同乡人在异地建立的一种社会组织。京师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晋商为活动方便而设会馆于京师。随着晋商经济活动在全国范围的普及,山西会馆也随之分布于全国各地。会馆的作用也体现了晋商的信用:敦睦谊,联感情,本着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原则以谋求共同的利益。当同乡人有困难时,会馆义无反顾地给以帮助。会馆每年都要拿出一些经费作为无依无靠的贫苦同乡生病或死亡后补助或丧葬之用,并且设有一处或数处“义园”,作为同乡死后停灵埋葬之用。 ⑦会馆还是祭祀关公、财神及本行土神的场所。山西商人最为仰慕关圣。他们以关圣的“义”来团结同仁,摒弃“见利忘义”“不仁不义”等不良观念与动机;以关圣的“信”来取信于民,取信于主顾,摒弃欺诈、伪劣等行为。他们不仅在店铺和家中供奉关圣,而且在各地的山西商人会馆中为其修殿供奉。在各地的山西商人会馆中规模最为宏伟的建筑就是关圣的神殿,甚至有的地方把山西会馆修建成关帝庙的形式。晋商以关圣的信义来衡量和规范自身的商业行为,足见关圣在晋商精神世界里的作用和地位。  (节选自《诚信晋商》,山西古籍出版社) 10.梁启超曾感慨地说:“晋商守信用。”请分条概述其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11.第二段引用“圣贤高论”和“俗语”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说明。(6分) 12.晋商建立会馆祭祀关圣的目的是什么?(6分) 答案:10.①做生意方面,强调诚信为本、利以义先;②为人之道方面,诚实忠厚,以和为贵,讲求以 诚待人,和气生财;③建立会馆方面,会馆的作用就是敦睦谊,联感情,本着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原则以谋求共同的利益。(每点2分) 11.①证明我们社会有抑商、鄙商的传统;②将社会历史上对商人不好的传统印象与明清晋商良 好的群体人格形象对比,突出了晋商成功的原因。(每点3分) 12.①以关圣的“义”来团结同仁,摒弃“见利忘义”“不仁不义”等不良观念与动机;②以关 圣的“信”来取信于民,取信于主顾,摒弃欺诈、伪劣等行为。(每点3分) 【解析】 10. 试题分析:考点包括三个关键词:标准、筛选、整合。所谓“标准”,就是在“筛选”前需要明白的目的、要求和方向。这是很重要的一步。所谓“筛选”,就是根据“标准”,经过辨别,把相关信息提取出来。“筛选”说明文本中信息较杂,需要根据问题核心作出选择和辨别。所谓“整合”,就是根据标准,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整合”说明需要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提取、压缩、合并划删减、替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全面、准确和简练。分析可知,梁启超感慨地说:“晋商守信用。”此句体现在做生意、为人之道和建立会馆等方面。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 试题分析:不论是分析文体特征,还是分析表现手法的运用,都不能仅仅停留在辨别认知的层面上, 都必须懂得去对它们作“效果”分析。对“效果”的分析不外乎从这样的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从表达者的表达这个方面去考虑,看他采用这样做对他的表达会带来怎样的方便;一是从阅读者这个方面考虑,看他这样做可以对读者的阅读产生什么样的积极的效果。其实对实用类文本来说,其文体特征与表现手法有时就是紧紧地连在一起的。如传记的文学性特征与传记作者采用的传写方法是分不开的,但不管怎么样,离开了“效果”去分析文体特征或表现手法,是很容易流于浮泛空洞的。分析第二段引用“圣贤高论”和“俗语”的用意体现在证明我们社会有抑商、鄙商的传统,以及将对商人不好的传统印象与明清晋商良好的群体人格形象对比等。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 试题分析:该考点包括作者和他人的基本观点、思想情感倾向。评价,要认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 和倾向,找出文中支持自己观点的相应材料,分析其推理的科学性,然后作出自己的合理判断。分析晋商建立会馆祭祀关圣的目的,可从用关圣的“义”和“信”两个方面目的去理解即可,如团结同仁,摒弃“见利忘义”和取信于民,取信于主顾等。 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