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作为动力,生命活动中发生着能量形式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生态学家对哺乳动物的个体总代谢率(每小时耗氧量)、单位体重代谢率(每小时每千克体重的耗氧量)与个体大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动物 体重/kg 总耗氧量/O2·h-1 单位体重耗氧率/O2·kg-1·h-1 巢鼠 0.009 0.0225 2.50 黄鼠 0.096 0.09 0.93 猫 2.5 1.70 0.68 马 650 71.10 0.11 (1)动物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细胞呼吸,细胞呼吸的实质是__________。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需氧呼吸,其第二阶段称为__________,与该阶段相关的酶分布在__________。 (2)哺乳动物总耗氧率随体重的增加而__________。相同生物量的巢鼠和马,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有机物哪个多?__________。 (3)从能量传递的效率分析,食物链甲(植物→巢鼠→猫)和食物链乙(植物→黄鼠→猫)中,能量传递效率较高的是食物链__________。 (4)对个体大小与单位体重耗氧率的相关性,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 答案:(1)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柠檬酸循环      线粒体基质和嵴(内膜) (2)增大      巢鼠        (3)乙 (4)个体小,相对表面积大,散热快,需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因而单位体重耗氧量较大(或:个体大,相对表面积小,散热慢,产热量较少就可以维持体温恒定,因而单位体重耗氧量较小等)
生物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