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政治
题目
高中生小王,今年16周岁。他可以参加的政治生活有 ①参加县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参加“民族团结林”的植树活动 ③参与网上评议市政府 ④抗议日本政府制造的钓鱼岛事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①错误,选举权的主体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故小王不能参加县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属于公民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③属于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表现,④属于公民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故B正确。 考点:我国公民的义务,公民的政治参与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政治 试题推荐
政治 试卷推荐
政治上海市金山中学2020届高三上半年期中专题训练
2017-2018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免费试卷(江西省新干县第二中学)
宁波市2019年高一上半年政治期中考试在线答题
2017年高三政治上册高考模拟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2017-2018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政治考题同步训练(辽宁省抚顺市六校)
湖南省联合体2021届高三12月政治免费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乐安县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月考测验(2018年下期)同步练习
上海市高三政治期末考试(2019年上册)在线做题
湖北2020年高三下册政治月考测验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2019届高考高三政治时政热点材料练习题(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
最近更新
He must have been working really hard these days. This morni
The photo is interesting, and it shows a kangaroo________ a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这样认识物质的 ①它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②它是实实在在存在
(11·曲靖)已知△ABC中,DE∥BC,EF∥AB,AB=3,BC=6,AD:DB=2:1,则四边形DBFE的周长为_
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x=-2×10-1 m和x=12×10-1 m处,两列波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每处错误
中国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起义是: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广州起义
“Made in China” has changed Many shoppers in the Weststill
They had all children well looked after ____ their parents r
(201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3,3分)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围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
“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就外部因素而言,东欧剧变是由于( )①照
函数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则的值为 A B C D
条件甲:>1,条件乙:<a2(0<a<1),则甲是乙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能产生几种配子 A.数目相等的四种配子 B.数目两两相等的四种配子 C.数目相等的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贵乎?”永忠曰:“获
选择一种溶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溶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 A.易溶于水,且不能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已知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l2既是氧化剂,又是
2011年5月,在北京开幕的中国首届华佗文化节,集中展示了传统中医的优秀成果。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 ①编著《
(4分)为了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按如右图的甲、乙两个装置进行对比实验。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装置甲热水中的白磷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 (1)默写《书愤》的颔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