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9-21题。读柳永梁衡柳永于词的贡献,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是里程碑式的。他在形式上把过去的只有几十个字的短令发展到百多字的长调。在内容上把词从官词解放出来,大胆引进了市民生活、市民情感、市民语言,从而开创了市民所歌唱着的自己的词,在艺术上他发展了铺叙手法,基本上不用比兴。硬是靠叙述的白描的功夫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就像超声波探测,就像电子显微镜扫描,你得佩服他的笔怎么能伸入到这么细微绝妙的层次。他常常只用几个字,就是我们调动全套摄影器材也很难达到这个情景。艺术高峰的产生和自然界的名山秀峰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柳永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身后在中国文学史上会占有这样一个重要位置。就像我们现在作为典范而临摹的碑帖,很多就是死人墓里一块普通的刻了主人生平的石头,大部分连作者姓名也没有,凡艺术成就都是阴差阳错,各种条件交汇而成一个特殊气候,一粒艺术的种子就在这种气候下自然地生根发芽了。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他在这里没有堕落。他跳进了一个消费的陷阱,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拔着算珠的手。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通通变成了由你支配的珠子,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大约每个人都有他基本的条件,也有基本的才学,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来全在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怎么处理。就像黄山上的迎客松,立于悬崖绝壁,沐着霜风雪雨,就渐渐干挺如铁,叶茂如云,游人见了都要敬之仰之了。但是如果当初这一粒籽有灵,让它自选生命的落脚地,它肯定选择山下风和日丽的平原,只是一阵无奈的山风将它带到这里,或者飞鸟将它衔到这里,托于高山之上寄于绝壁之缝。它哭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一阵悲泣(也许还有如柳永那样的牢骚)之后也就把那岩石拍遍,痛下决心,既活就要活出个样子。它拼命地吸天地之精华,探出枝叶追日,伸着根须找水,与风斗与雪斗,终于成就了自己。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创造。是携带着母体留下的那一点信息去与外部世界做着最大程度的重新组合,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为什么逆境能成人才,就是因为在逆境下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上天却偏要给你另一个世界。而顺境下,时时天遂人愿,你心里没有矛盾,没有企盼,没有一个另外的新世界,当然也不会去为之斗争,为之创造,那就是只有徒增马齿,虚掷一生了。柳永是经历了宋真宗、仁宗两朝四次大考才中了进士的,这次共取士916人,其中绝大多数都顺顺利利地当了官,有的或许还很显赫。但他们早己被历史忘得干干净净,而柳永至今还享此殊荣。    19.“凡艺术成就都是阴差阳错”中“阴差阳错”是指哪类现象? “成事成才的辨证道理”中“辨证道理“是指什么?“柳永至今还享此殊荣”中“此殊荣”是指什么? (6分)                                                                                       20.作者说柳永是“一个创造的巨人”的原因是什么?(4分)                                                                                     21.作者认为,柳永成就的取得,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6分)                                                                                         答案:19.不刻意追求成功,却成就斐然。/人受命运摆弄,却也可以主宰命运;人受环境制约,却也可以利用环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6分,2分一点)20.柳永在形式内容艺术上开创了宋词的新局面;柳永创造了在逆境中主宰命运,利用环境,成就自我的奇迹。(2分一点)21.他坎坷的经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和艺术天赋;他市井生活的丰富多彩;他与命运抗争的创造精神。(写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