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小题。 来 客 沈从文 一天下午,我为《读者月刊》写一篇创作回忆录,觉得记忆中充满了各种河水。生平在各个地方所见到的各种河流,似乎正一一从心上流过。刚写到第二行,一个服装潇洒的白脸少年绅士,从那黑黑窄窄的楼梯走上来,一见我就问:“我找甲先生。他在家不在家?” 那种语言神气,显然他不会以为面前的我正是他所要找的人。我当时为尊重客人的感觉起见,只好装点愚呆,请客人在房中坐坐。 “尊驾有什么事,是不是要紧的事?” 大约先前这人还只疑心我是仆人,现在算已明白我是仆人了,大咧咧地说:“我刚从北京来,不久就要到外洋去留学。我也是一个作家。久仰你先生的大名,特意前来拜访!” 来客游目四瞩,各事弄清楚后,俨然大事业已办妥,不必主人相请,就大模大样选定一个靠窗边的椅子坐下。喝着我为他倒上的那一杯清茶,见我畏畏缩缩地站在屋角,似乎安慰我不要怕“大人物”,就向我攀谈起来。 “你先生是作家,怎么不跟他学写小说?” “先生说,写小说是河水告他的。” “怎么,河水告他的!什么河水井水?他同你说笑话!他一定跟姓贺姓何的读过书,你不懂!” “他说的是河水。” 那绅士见我那么说话,大约见我样子猥猥琐琐,且有点儿戆,发生了兴味,便带玩笑似的向我探听这房中主人的一切。到后就问我,“先生是不是当真在霞飞路买了一幢房子?××报上说的,那幢房子值七千!” 这客人看看我只知道傻笑,眉毛皱皱,走到写字桌边去,似乎想看看主人桌上的情形。这一来真使我又急又窘,可我又想不出什么方法拦阻他。他把我那篇文章看到了。那上面我写的是:我的教育全是水上得来的,我的智慧中有水气,我的性格仿佛一道小小河流……大概看了两三遍吧,这个绅士才向在他身边显得有点窘迫的我说:“你的先生说河水告他一切,说得真古怪。哪有这事情?” 我因为不明白用仆人身份如何来答复,故仍然只向他笑了一下。这客人从我的微笑上,似乎感觉到一点小小不快处,一面把手杖剥剥剥的敲打地板,一面便问我来到了这里多久,似乎为了报复起见,就问我:“你名字叫什么?” “我叫高升。”可是我说出口时,瞅他那脸上做了一个古怪的表示。 大约就是这个俗气的名字,把客人谈话兴致索然而尽,不愿意再等待下去了。他把名片夹拿出来,抽出一张小小名片,伏在桌上写了一阵,便把那名片摆在桌上,用一个玉镇尺压定,又把我那文章看过一遍,把头点点,似乎明白了些先前所不明白的东西,这一回很满意了,才向我开口:“高升,我不等候甲先生了。我留下这个,他回来时你就告他,不要忘掉!” 客人一走,我便恢复了我做主人的身份,赶快走过桌边去,看看那名片究竟写了些什么,刚看完头上两句话“你是水教育的,我是火教育的”,忽然一个人訇的把门推开,好像是明白主人不在家,就不必叩门似的。我真又窘又急,赶忙站起来侍候那客人:“先生,你要什么?” 他什么也不说,只走近桌边,把原来那张名片收回,换了一张新的,写了两行字,便又匆匆地走了。 我把窗子关好后,放了一口气,走近桌边捡起那张名片看看,原来换了一张有北京某大学文学士头衔的,却把我先前看过的那两句话去掉了。我想:“那么这人自己也觉得并不是火教育出来的了!”想到这些字句和这人一切,我很忧郁的苦笑了一会儿。 这客人此后从不再来第二次。大约已照他所说的那样,当真放洋去了。我那篇文章,自然写不下去了,也永远不想作了。 一九三三年四月 (有删改) 6.“我”为什么先“又急又窘”,后来又“又窘又急”?   7.请简要概括小说中来客的形象特点。 8.文中多次写到水,请简要分析“水”的内涵。   9.请探究小说结尾“我那篇文章,自然写不下去了,也永远不想作了”的意蕴。 答案:6.“又急又窘”是害怕来客发现“我”的真实身份,让“我”感到窘迫;“又窘又急”是感觉到来客发现了“我”的真实身份,让“我”着急上火。 7.①注重外表,自命清高;②故作高深,浅薄无知;③附庸风雅,粗鄙鲁莽;④追名逐利,心虚内荏 8.①水是“我”创作回忆录的源泉;②水代指生活,表现“我”对文学本真的追求;③水是“我”与来客创作观的分歧点。 9.①来客冒失的拜访扰乱了“我”写作的心绪;②“我”感到以来客为代表的怀有功利心的读者无法理解“我”的作品创作意义;③表达了“我”对当时社会人心浮躁现象的批判。 【解析】 6.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我’为什么先‘又急又窘’,后来又‘又窘又急’”,这是考查句子的内涵。第一处前面说“这客人看看我只知道傻笑,眉毛皱皱,走到写字桌边去,似乎想看看主人桌上的情形”,此时的“我”担心来客发现真实的身份,因而感到“窘迫”“着急”。第二处,从前后的表现可以看出,此时的“我”以为来客发现了“我”的真实身份,因而着急。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这是一个重要考点。所谓重要语句,主要指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使用了特殊手法的句子、能显示脉络层次或主旨的句子。一般可采用关键词解读法、手法解读法、情感解读法和主旨解读法等方法来作答。本题在题干中重点抓住“窘”“急”这些词语,提示考生应重点分析人物的心理。首先要明确句子的主语是谁,然后再看句子中有无手法技巧,再结合句子所在的语境理解即可。 7.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简要概括小说中来客的形象特点”,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征,需要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根据文中“服装潇洒的白脸少年绅士”“来客游目四瞩,各事弄清楚后,俨然大事业已办妥,不必主人相请,就大模大样选定一个靠窗边的椅子坐下”“我刚从北京来,不久就要到外洋去留学。我也是一个作家。久仰你先生的大名,特意前来拜访”“怎么,河水告他的!什么河水井水?他同你说笑话!他一定跟姓贺姓何的读过书,你不懂”“先生是不是当真在霞飞路买了一幢房子?××报上说的,那幢房子值七千”即可分析出人物形象。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人物描写方法入手,人物描写分为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和间接描写(侧面描写)两大类。直接描写又分为肖像描写(也称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另外还要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包括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解答本题,要抓住文本中关于来客的言行举止进行分析概括。  8.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中多次写到水,请简要分析‘水’的内涵”。考生首先应把文中写到“水”的句子都找出来,结合具体的情境分析其内涵。文章第一段“一天下午,我为《读者月刊》写一篇创作回忆录,觉得记忆中充满了各种河水。生平在各个地方所见到的各种河流,似乎正一一从心上流过”,此处的“水”是创作回忆录的源泉;第二处“先生说,写小说是河水告他的”“我的教育全是水上得来的,我的智慧中有水气,我的性格仿佛一道小小河流”,此处的“水”指的是“生活”,是“我”对文学本真的追求;第三处“你是水教育的,我是火教育的”,此处的“水”是两人关于创作的分歧点。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首先应到文中找出写“水”的句子,然后结合句子所在的情境来分析“水”内涵。答题的具体思路如下:1.将形象本身特征与作品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结合起来。2.把握形象特点,首先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文中有关这一形象的关键词、关键句进行筛选和提取,然后进行整合、提炼、概括,这样才能形成对这一形象特点的准确判断。3.要求根据题目引导语的要求或暗示,紧扣文本,到原文中去理清思路、作者的意图,体验文本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再经过分析达到理性的判断。 9.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探究小说结尾‘我那篇文章,自然写不下去了,也永远不想作了’的意蕴”。首先明确该句所在的位置,因是在文章的结尾,故答题的时候要抓住文章的主旨。然后再文中圈出该句,先看句子本身有无技巧,再看句子的表层意蕴,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分析其深层内涵。“写不下去”的直接原因是来客的贸然到访;深层原因是来客的言谈举止所透露出的功利性以及对“我”作品创作意义的不理解,表现出“我”对人心浮躁现象的批判。 【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比如本题,在题干中明确提问“结构艺术”,同时也明确了答题的方向“悬念迭起”。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