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社会制度。 材料一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其中规定:此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全制度,使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儿童或残疾儿童得到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并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事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 ——科学网 材料二 前苏联国家宪法将社会保障确立为国家制度。政府和企业缴纳保险费,公民则免费享受社会保障权利。其中社会保障有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 ——中国保险网 材料三 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政府上台后,以供应学派的理论为指导,主张削减政府开支,其中包括庞大的社会福利开支,并且相应减少政府税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他们认为高标准的社会福利基金,只会助长一部分劳动者不劳而获的懒汉思想。……为此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中国卫生经济》论坛 材料四 世界上还是有不少国家选择福利国家的道路。国家照顾人们的基本需要,不但包括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教育费用,包括医疗,交通,甚至住房,而且每个人每年还能分到国家的福利款。而且这种分配是人人有份的,不管你收入有多高或很低。实施这种政策的结果是基尼系数低到0.3以下,和我国改革前差不多。他们的经济增长也并不很差。这一经验很值得我们注意。 ——《财经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推行这些社会保障措施的?由此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与材料三中有关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规定有何差异? (3)依据材料三,分析当时里根政府削减福利开支的理由有哪些? (4)依据材料四,分析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
答案:(1)背景:经济危机,或者,大萧条(2分) 影响:带动美国经济的复苏; 缓和社会矛盾,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6分) (2)差异:前者来源于政府和企业; 后者来源于政府、雇主和工人三者共同承担。(4分) (3)理由:减少财政负担;避免劳动者养成惰性。(4分) (4)特点:福利是公民权利;种类繁多;覆盖面广。(6分)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