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本文选自《        》。是西汉末年        (人名)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2)请广于君   (            )       (3)秦王怫然怒             (             )       (4)休祲降于天 (            ) 3.阅读第②段,从秦王的话中可以看出秦王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秦王的威压,唐雎采取了怎样的态度? 4.在第③段中,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5.从“唐雎不辱使命”这一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唐雎的说话技巧体现在有“节”、有“据”、有“力”三个方面,这对你又有何启示?请你再列举出我国历史上一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答案: 1.《战国策》    刘向 2.(1)交换    (2)扩充    (3)盛怒的样子  (4)吉凶的征兆 3.(1)玩弄诈骗伎俩,并以势压人,盛气凌人。 (2)毫不畏惧退缩,坚定沉着地作了严正的回答,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和利益。 4.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答其中2个出要点,意近即可)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 不畏强暴. 敢于献身的人。 5.说话技巧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在重要的外交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 示例:(1)墨子   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2)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3)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语文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