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制碱厂后,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资料1> 该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的化工产品为纯碱和氯化铵。(“侯氏制碱法” 是我国近代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一种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工艺。) <资料2> 生产原料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MgCl2和CaCl2)及不溶性杂质。 <资料3> 部分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上述流程中涉及的部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 ▲ ↓+2NaCl; Na2CO3 + CaCl2 = CaCO3↓ + 2NaCl;NH4Cl== NH3↑+HCl↑ <资料4>生产原理:将氨气(NH3)和二氧化碳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得到小苏打和氯化铵 的混合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 NH3 + CO2 + H2O= NaHCO3↓+ NH4Cl;分 离出固体产物,使其充分受热即可分解制得纯碱及两种常见的氧化物,此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 。 【问题讨论】 (1)溶液A中的溶质为 ▲ ,操作Ⅱ的名称为 ▲ 。 (2)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 ▲ (填序号)。 A. CO2 B. NH3 C. HCl D.NaOH E. Na2CO3 (3)根据上述信息,请你设计实验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 ▲ 【含量测定】 研究小组的同学们为了测定该纯碱样品的纯度,设计了如下实验。 甲组: 取10.0 g纯碱样品(假定杂质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发生变化),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盐酸, 直至样品中无气泡冒出。充分加热蒸发所得物质并干燥、冷却至室温后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10.9 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乙组: 取10.0 g纯碱样品,利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出反应 后装置C增重了3.5 g(所加试剂均足量)。实验结束后,发现乙组测定的质量分数偏小, 其原因是 ▲ 。
答案:【查阅资料】Mg(OH)2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问题讨论】 (1)①NaCl、NaOH、Na2CO3 ②过滤 (2)ABCE (漏选得0.5分,错选不得分) (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中的一种放入试管中,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导管另一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加热固体并观察现象。 产生无色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样品是NaHCO3; 另一种样品是Na2CO3 【含量测定】 ①86.7% ②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没有被C中的烧碱完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