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A.《物质结构与性质》     (1)前三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_______    (填元素符号),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    。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化学键极性最大的是    _______         (填分子式),该物质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    _______    (填“大”或“小”)。                (2)物质形成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根据下表数据,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是    _______    (填物质字母代号)。 (3)晶格能的大小:MgO  _______  NaCl,键能的大小:HBr  _______  HI。(填“>”、“=”或“<”) (4)下列物质的熔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_______       A.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          B.CI4 > CBr4 > CCl4 > CH4          C.SiF4 > NaF > NaCl > NaBr B《实验化学》   七水硫酸镁(MgSO4·7H2O)在印染、造纸和医药等工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化工厂生产硼砂的废渣-一硼镁泥可制取七水硫酸镁。硼镁泥的主要成分是MgCO3,还含有其他杂质(MgO、SiO2、Fe2O3、FeO、CaO、Al2O3、MnO等)。           表1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    沉淀物   Al(OH)3   Fe(OH)3   Fe(OH)2   Mn(OH)2   Mg(OH)2     pH值   5.2   3.2   9.7   10.4   11.2    表2  两种盐的溶解度(单位为g/100g水)    温度 / ℃   10   30   40   50   60     CaSO4   0.19   0.21   0.21   0.20   0.19     MgSO4·7H2O   30.9   35.5   40.8   45.6   /    硼镁泥制取七水硫酸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根据以上流程图并参考表格pH数据和溶解度数据,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I的滤液中加入硼镁泥,调节溶液的pH=5~6,再加入NaClO溶液加热煮沸,将溶液中的Mn2+氧化成MnO2,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    。加热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    _______    。 (2)沉淀B中除MnO2、SiO2外还含有    _______    (填化学式)等物质。 (3)检验过滤Ⅱ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    ; (4)沉淀C的化学式是    _______    。过滤II需趁热过滤的理由是    _______   
答案:A、(1)Na  1S22S22P63S1    HF  小   (2)B   (3)>    >   (4)B   B、 (1)Mn2++ClO-+H2O=MnO2↓+2H++Cl-; 促进Al3+、Fe3+水解及Mn2+氧化成MnO2 (2)Fe(OH)3、 Al(OH)3 (3)取过滤II后的滤液1~2 ml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如果溶液不显红色,证明滤液中无Fe3+ (4)CaSO4·2H2O或CaSO4 ; 以防MgSO4在温度低时结晶析出。 解析:A (2)B的熔沸点明显高于A,且水中溶解度也大于A。(3)MgO的离子所带电量都大于NaCl,而离子半径又小于NaCl,所以离子键强度大于NaCl,晶格能大。HBr键长比HI短,键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