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两小题。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① 韩元吉②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③外,远烟碧。 【注】①采石:即采石矶,在安徽当涂县西北。南宋时宋金交界的军事重地。1161年,金兵南侵,宋军曾在此地大败金兵,可是后来依然以签订屈辱和约而暂得停战。②韩元吉:南宋词人,宋室南渡后,寓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③青山:在当涂县东南,谪仙李白胸怀报国大志,最后死于当涂,初葬于采石矶,后改葬于青山。 7.上阕写景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两种并作简要赏析。(6分) 8.词的下阕写道“试问谪仙何处”,词人为何会想到诗仙李白?这一句蕴含了词人丰富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6分)
答案:7.夸张:(1分)“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句运用夸张的手法,(1分)表现出牛渚山峭壁如削、倚天而立,直插江中的雄奇壮美之景。(1分) 拟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句运用拟人手法,写青山似女子蛾眉不展,凝愁带恨,寄寓作者内心的愁苦。 比喻:“天际两蛾凝黛”句将江天之外两座夹江而立的远山比作女子蛾眉,突出青山的秀美。(答“寓情于景”并作分析亦可) 8. 李白一生怀着“济苍生”和“安计稷”的政治抱负,但他壮志难酬,最后病死在当涂,葬于青山之上。当时韩元吉虽然身任官职,但在当时投降派得势掌权的情况下,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2分)词人借用典故和设问,(2分)抒发了自己虽心系边关,渴望收复失地,却无法施展才能实现抱负的愁恨苦闷。(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