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生物
题目
下图所示的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苯丙酮尿症(PKU)的家系图,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8的基因型为Aa B.PKU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C.8与9结婚,生了两个正常孩子,第3个孩子是PKU的概率为1/6 D.该地区PKU发病率为1/10000,10号男子与当地一正常女子结婚,生病孩几率为1/200 答案:A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生物 试题推荐
生物 试卷推荐
2019届高三下半期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考试(广东省“六校”)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免费试卷完整版(北京市海淀区)
第2节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 课时1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浙江2019年高一生物下册期中考试网上考试练习
2019-2020年高二前半期第二次月考生物题开卷有益(福建省三明市一中)
高二下半年期中理综生物免费试卷完整版(2019-2020年广西钦州市一中)
2018年至2019年高一前半期期末考试生物免费试卷完整版(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七中学)
内蒙古2018年高二生物下册月考测验网络考试试卷
福建2019年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网上考试练习
延边第二中学高一生物2019年下期月考测验带答案与解析
最近更新
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完成单词 1. It’s s outside now. The land is all
如右图进行实验,试管中现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选项 a b 试管中现象 离子方程式 A 硫酸 KI淀粉 在空气中放
For Kylie Jacobs, ayoung cancer patient, even a sligh
设是函数的导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的图象最有可能的是( )
下图是测定的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与刺激后天数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抗原初次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时,分泌出抗
After a long day at school,I walked home with my heavyschool
写作。根据下列育英中学八年级(1)班学生上学方式的调查表,用英语写一篇短文。不少于70 个单词。 上学方式 Bus Wa
请以“20年后的我写给现在的我的一封信”为副标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在研究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应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并控制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
对右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情况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 D
下列各组离子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Mg2+、Cl-、OH-B.H+、Ca2+、CO、NOC.
(3分)用连线将下列人体各系统与其对应的功能连接起来。消化系统 吸入氧气,呼出
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之为“扩张的时代”,主要原因是 ( ) A.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对下面句子中“为”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如今人方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与所给句子划线部分意义相同或相近并能代替的那一项。 1. —Why are you wa
某种实验中,先后要实施个程序,其中程序A只能出现在第一步或最后一步,程序B和C实施时必须相邻,请问实验顺序的编排方法共有
The little boy who got lost decided to remain _____ he was a
假设你是李华。下面是你的美国笔友Stella写给你的电子邮件,请你根据邮件内容,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回复一封120-15
2013年4月20日在四川省雅安发生了7.0级地震,灾害发生后,救护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灾区抢救伤员,所采取的措施和用到的器
Mr.Smith, _______of the _____ speech, started to read a n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