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1898年清政府向俄、法、英、德的借款 借款时间 借款对象 借款额(白银) 借款附带条件 1895.7 俄、法 9896.8万余两 1.同意以海关税款为抵押 2.允许俄法参与海关管理 1896.3 英、德 9762.2 万余两 不准改变由英国人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的现状 1898.2 英、德 1.127 7亿余两 1.以海关关税为担保 2.以内地的税收(厘金)每年五百万两作抵押 3.由外国人控制海关征收 材料二 《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在香港发表,图中“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对联,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材料三 据统计,自1989年至2001年,中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7万多家,利用外资金额3 814亿美元。引进技术和成套设备、关键设备42 000项,总金额1 283亿美元。目前,世界著名的500强大型跨国公司已有约400家在华投资。2002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招商引资国家。 ——高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大借外债的危害。 (2)谢缵泰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这幅漫画的?这幅漫画反映了列强侵华在政治上采取什么方式?结合材料一概括帝国主义侵华方式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招商引资”对我国有何影响? (4)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向列强大借外债,同今天资本主义国家贷款给我们,这二者有何不同?
答案: (1)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张了在华的政治势力。 (2)背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方式:分而治之。 变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政治上分而治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招商引资解决了我国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完善。 (4)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为了偿还对日赔款,被迫大借外债,这些借款带有很强的政治奴役性;新中国为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维护领土、主权和附带任何政治奴役性条件的前提下, 向外国贷款,以补充资金不足,贷款的利息也是合乎国际惯例的。 本题考查学生从图表及漫画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注意分析图表中“借款附带条件”。第(2)题解题关键是提取漫画中的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把握帝国主义的侵华特征。同时注意材料一奴役性借款是资本输出的方式之一。第(3)、(4)题注意近代史上清政府大借外债是被迫的而且附有苛刻的政治条件,是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今天我们招商引资是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为发展经济而主动进行的,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