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化学
题目
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B.乙醇(水):加入新制生石灰,蒸馏 C.苯甲酸(NaCl):加水,重结晶 D.乙酸(乙醇):加入金属钠,蒸馏 答案:D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化学 试题推荐
化学 试卷推荐
2019-2020年高一下半年期末统考化学专题训练(广东省深圳市)
2018至2019年高一下册期中考试化学题带答案和解析(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
吉林附答案与解析
2019届高三前半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西藏自治区林芝二高)
贵州2019年高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网上在线做题
2018至2019年高二第二学期五月检测化学考题同步训练(江苏省扬州中学)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1.1 硅及其化合物 练习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届高三上册1月模拟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化学考试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市第七中学2020-2021高二前半期中考试化学免费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天津2019年高三化学上期高考模拟免费试卷完整版
最近更新
根据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甲、
下列各项中的冒号与文中“大意是:”的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老人曾以自己艰辛瑰丽的远行记述震
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了千年的“狼”与“羊”故事,被《喜羊羊与灰太狼》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影片中添加了更多成年人关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酚酞溶液可以一次性鉴别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B.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物质 M
下列各句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宜兴的紫砂壶造型各异,千姿百态,圆无一相,方非一
阅读下面这则短文,完成文后的问题。(3分) “影子真讨厌!”小猫汤姆和托比都这样想,“我们一定要摆脱他。” 然而,无论走
—Have youheard that George quit his job? —Yeah, but Ican't _
将SO2和X气体分别通入BaCl2溶液中,未见沉淀生成,若同时通入,有沉淀生成,则X气体不可能是 A.CO2
13.玉米叶肉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及其分布是 A.RNA,细胞质中 B.DNA,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将1.12 g铁粉加入25mL2mol/L的FeCl3溶液中,充分发生2FeCl3 + Fe = 3 FeCl2 反应后
下列各组原子中,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
清朝有位官员叫叶存仁,有一次一位手下趁夜色给他送礼,他严词相拒,并写下了“不畏人知畏天知”的千古警句,这表明A.自尊的人
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
如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铁粉 铜粉 加入过量
如图5-C-6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体表屏障中的化学防御 B. T细胞通过识别抗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是 () A.虽然二者是各自独立的过程,但它们是同时进行的 B.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已知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以为直径的圆与交于点,则= .
如图所示,系统由左右连个侧壁绝热、底部、截面均为S的容器组成。左容器足够高,上端敞开,右容器上端由导热材料封闭。两个容器
东北地区的中学生寒假时间很长,主要原因是 A.这里冬季寒冷漫长 B.学生喜欢放长假 C.寒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