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初中
化学
题目
制作“叶脉书签”时需要配制100 g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最好使用100ml的量筒B.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纸上称量C.溶解氢氧化钠固体时会吸收大量的热D.配制过程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量筒、托盘天平、烧杯和酒精灯等 答案:A解析:A配制100 g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90毫升水,所以应选择100ml的量筒B.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玻璃器皿中C.溶解氢氧化钠固体时会放出大量的热D.配制过程中不需要酒精灯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化学 试题推荐
化学 试卷推荐
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外国语学校中考一模化学题开卷有益
广东2017年九年级化学下册课时练习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沪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4章+第3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测在线测验完整版
2019届初三下半期5月中考模拟化学考试(辽宁省营口市名校联考)
北京2019年九年级上半期化学期末考试同步练习
盐城市九年级化学2019年上期期末考试在线答题
汉中市九年级化学月考测验(2018年上半期)无纸试卷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半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
2019-2020年初三上册期中化学(广东省东莞市长安培英中学)
2019届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河南省商丘市)
最近更新
完成句子 阅读下列各小题,根据括号内的汉语提示,用句末括号内的英语单词完成句子,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题号后。 71
仿照下面“不是”和“如同”的句子,各造一个句子,表达你对“承诺”的理解。 承诺不是蓝天上一片白云,逍遥、飘逸,承诺不是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 和内部的 组成。
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灭火的物质是A.水 B.砂子 C.煤油 D.
如图2-3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有场强为 E的匀强电场,且带正电的极板接地.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不
在△MNG中,已知NG=4.当动点M满足条件sinG-sinN=sinM时,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酸雨
东南亚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是 A.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 B.印尼、马来西亚、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
常温下,用0.1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 0.10mol/LHA溶液(滴定曲线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 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是诗人陆游的诗句。不论是作
分子式为C4H8O3的有机物,在浓H2SO4的作用下分别有下列性质:①分别能与CH3CH2OH和CH3COOH反应;②分
If you really have to leave during the meeting, you’d better
2009年8月13日,曾任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时任重庆市司法局局长的文强因涉嫌黑社会性质犯罪而落马。材料最能体现的道理是
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
“太阳、月亮有着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拥有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中国。”这句歌词体现的道理是 ①西藏是中
(09年如皋一中学业水平测试)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必须受到恒力的作用B.物体所受合力必须等于零
某物质可能含有甲酸、乙酸、甲醇和甲酸乙酯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在鉴定时有下列现象:(1)有银镜反应;(2)加入新制氢氧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