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化学
题目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与脂类代谢有密切联系,能增强人体内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汇,但铬过量会引起污染,危害人类健康。不同价态的铬毒性不同,六价格的毒性最大,几乎是三倍铬毒性的100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K2Cr2O7可以氧化乙醇,所以该反应常用于检查酒后驾驶 B.污水中的铬一般为三价铬,但在溶解氧的作用下可被氧化为六价铬 C.发生铬中毒时,可用维生素C缓解性,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D.配平Cr2O72-+I-+H+→Cr3++I2+H2O后,Cr3+的化学计量数是4 答案:D解析: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化学 试题推荐
化学 试卷推荐
高一上学期人教版高中化学月考试卷
2018云南高一上学期人教版高中化学月考试卷
高中化学必修一2020-2021学年度——元素周期律综合复习题(二)
2018陕西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高中化学期中考试
高中化学2021年初专题周练——物质常见的分类训练题(一)【含详解】
2017福建高一下学期人教版高中化学期末考试
2018湖北高二下学期人教版高中化学同步练习
2017西藏高二下学期人教版高中化学期末考试
2018高三上学期人教版高中化学期中考试
2019海南高二下学期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期末考试
最近更新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一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在平铺的白纸上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1、P2确定入射光线,并让入射光线过
已知A=B=R,x∈A,y∈B,f:x→y=ax+b,若5和20的原象分别是5和10,则7在f下的象f(7)=.
已知数列满足,(). (Ⅰ)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若是,试求出通项; (Ⅱ)如果时,数列的前项和为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 是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超市用6800元购进A、B两种计算器共120只,这两种计算器的进价、标价如表.价格\类型 A型 B型 进价(元/只)
有些卫星因能量耗尽而报废,成为太空垃圾,所以被称为“垃圾卫星”。“轨道康复者”是“垃圾卫星”的救星,被称为“太空110”
下列句子中古今异义字判断及其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吾以南面而君天下(古义:南面代称君主之位,面向南而坐;今义:
甲同学是个小马虎,以下内容摘自他的作业,其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 (1)有的食品包装时充入氮气防腐 (2)把塑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乙为图甲中A海域附近海底地形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的地形名称为: ①_________
南偏东80°的射线与西南方向的射线组成的角(小于平角)是( ).C A.35° B
2010年6月21日,天文学家称,利用太空望远镜对太阳进行前所未有的详细观测和数据分析,发现太阳黑子及太阳的磁活动正在减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H3COOHH++CH3COO- B.NaHSO4===Na++HSO
苔痕上阶绿, 。 (《陋室铭》)
33.作文(共1小题) .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彩电冰箱平常货,手机相机百姓家”。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日新月异,各类具有现代气息,可以满足不同人群
市民刘女士最近看好一套房子,准备购买。房子有87平方米,1平方米的售价为27 000元,正因为贷款政策规定购买90平方米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8.
自然灾害类型较少,但低温灾害和雪灾比较严重的大洲是 ( ) A.南美洲B.非洲 C.大洋洲 D.欧洲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氢离子 (2)氧化铝 (3)氯化亚铁 (4)盐酸.
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寒冷时出现寒颤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