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万国建筑博览会(10分) 材料一:1845年的外滩,“一切还都是中国式的”,到了1847年夏天,人们已经在黄浦江边看到一个“英国式的城市魔术般地建立起来了”,历史开始借外国人的手将外滩从上海传统的乡村社会中剥离。 (1) 解释“历史开始借外国人的手将外滩从上海传统的乡村社会中剥离”。(4分) 材料二:到了19世纪60年代以后,各国建筑师纷纷来到上海,在这块滨江的土地上施展自己的创意。一直到1925年,外滩的房屋平均每30年就要翻造一次,各式建筑尽显新潮,甚至领先当时世界的潮流进行恣意设计:普鲁士风格的德国总会;紧跟欧洲新艺术运动而采用铸铁外廊的汇中饭店;具有法国古典主义色彩的华俄道胜银行;体现“装饰艺术派”风格的沙逊大厦……历史的积木在外滩搭建得格外多姿、华美。 (2)19世纪60年代后外滩不断翻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4分) (3)怎样评价上海近代的快速发展?(2分)
答案:(1)《南京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上海租地建房;《上海租地章程》划上海为英租界,后成为公共租界;英美在公共租界设立“工部局”,建立一套完全独立于中国之外的行政机构和法律制度,成为“国中之国”。(2)科技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作为公共租界,越来越多的银行使之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3)上海作为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既受到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也在客观上有利于上海的近代化。 解析: 解析:(1)注意1845和1847这两个时间,这两个时间发生的大事对上海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呢?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来答题。(2)外滩的变化和外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有关系。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呈现什么状况呢?仔细想想。 (3)评价要注意防止片面性,要学会客观的全面的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