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终日。孟尝君顾谓冯谖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梁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属:通“嘱”,叮嘱,求告。 B.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   介:小,细小。 C.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约:缠束,这里指把马套上车。     D.矫命以责赐诸民                 矫命:传达命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沉于谄谀之臣        B.愿君顾先王之宗庙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D. 载券契而行                    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贫穷的不能养活自己的冯谖做了孟尝君的门客后,孟尝君起初并没有太在意他的存在。        B.冯谖到薛地为孟尝君收债的种种做法,显示了冯谖的深谋远虑和为孟尝君计划的良苦用心。        C.冯谖虽然帮助孟尝君获得了数十年的平安,却欺骗了齐国国君,表现了他狡猾的一面。        D.冯谖在孟尝君来到薛地后,又为他苦心经营二窟,使得孟尝君的声望更加显赫,从而让孟尝君能够在齐国平安度过几十年。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翻译:                                                                     (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翻译:                                                                      (3)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             翻译:                                                                    答案: 1.答案:D(应为“假传命令”。) 2.答案:B(均为助词“的”A项分别为“到”、“被”。C项分别为“才”、“是”。D项都为连词,分别表示修饰、并列。) 3.答案:C(“欺骗了齐国国君,表现了他狡猾的一面”说法牵强) 4.答案: (1)哪一位熟悉会计业务,能为我到薛邑去收债 (“计会”、“责”为得分点) (2)现在您有了小小的薛邑,不把乡民当子女般抚爱,相反还要用商人的手段取利于民(“区区”、“拊爱”、“贾利”为得分点。) (3)千斤黄金,是隆重的礼品;百套车马,是显贵的使者。齐王该听说这消息了。(两个判断句和“其”为得分点) 参考译文: 齐国有个叫冯谖的人,穷得没法养活自己,请人求告孟尝君,愿意投奔门下做个食客。孟尝君问:“他有什么爱好?”回说:“他没什么爱好?”“他有什么才干?”“他没什么才干。” 孟尝君笑着收下他说:“行啊。” 后来孟尝君张贴文告征询家里养的众门客:“哪一位熟悉会计,能为我到薛邑去收债?”冯谖写下名字说:“我能。”于是套马备车,整理行装,带上债券契约启程了,告辞说:“债收完,买些什么回来呢?” 孟尝君说:“看我家缺少的买吧。” 冯谖赶着马车到薛邑,叫办事员把该还债的乡民们都召集拢来核对债券。凭证全部对过,冯谖站起来,假传孟尝君的命令把欠的债赏赐给众乡民,借此把他们的债券烧了,乡民都呼叫万岁。 冯谖一路马不停蹄回到齐都,大清早就求见。孟尝君奇怪他这么快回来,穿衣戴冠接见他,问:“债收完了吗?回来得为什么这么快啊?”“收完了。”“买些什么回来了?”冯谖说:“现在您有了小小的薛邑,不把乡民当子女般抚爱,相反还要用商人的手段取利于民。我已私自假托您的命令,把债赏赐给乡民们,借此把债券都烧了,乡民都喊万岁。这就是我为您买的义啊。” 孟尝君不高兴,说:“行了,先生算了吧!” 一年后,齐湣王对孟尝君说:“我不敢使用先王的臣子做臣子。” 孟尝君于是只好到领地薛邑。他离薛还有百里,乡民们扶着老的,牵着小的,在半路上迎接孟尝君。孟尝君回头对冯谖说:“先生为我买的义,今天终于看到了。”冯谖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只能免它一死罢了。现在您只有一个洞,还不能高枕无忧睡大觉。请让我为您再凿两个洞。” 孟尝君给了他五十套车马,五百斤黄金,向西出访来到梁国,对梁王说:“齐国把大臣孟尝君赶到国外,诸侯谁先迎接他,谁就能国富兵强。”于是梁王空出了相国的位置,把原来的相国调任大将军,派了使者,带着黄金一千斤,车马一百套,去骋请孟尝君。冯谖抢先赶着马车回来,告诫 孟尝君说:“千斤黄金,是隆重的礼品;百套车马,是显贵的使者。齐王该听说这消息了。”梁国的使者往返请了三次,孟尝君坚持辞谢不去。 齐王听说,君臣都慌了,派太傅送来黄金一千斤,彩饰纹车二辆,马八匹,佩剑一柄,专函向孟尝君谢罪说:“我太不慎重了,遭到祖先降下的灾祸,被拍马奉承的臣子所蒙蔽,得罪了您,我是不值得您来帮助的。希望您看在先王宗庙的份上,能暂且回国来治理万民吗?”冯谖告诫孟尝君说:“希望你向齐王求得先王的祭器,在薛邑建立宗庙。”宗庙筑成,冯谖回报孟尝君说:“三个洞已经凿好,您就此高枕而卧,享受安乐吧。” 孟尝君做相国几十年,没遭受一丝半点祸殃,都是冯谖的计谋啊。
语文 试题推荐